作者:梁宝清 本文字数:2465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顺利实现学生充分、有效地完成规定时间的实习任务,必须从职前教育和职中管理及职后评价三个环节达到目标,其中,在学生实习管理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决定实习管理的成败,这些都值得职教人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关 键 词] 顶岗实习;关键问题;选择;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54-02
2016年4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教职成〔2016〕3号《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文件(以下简称为《规定》),《规定》要求中职生顶岗实习时间为6个月,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企业,但《规定》中明確提出支持鼓励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合作探索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改革。而现实中,在中职学校这个层面上,完全由学生自我选择定岗实习单位似乎不太现实,也不便于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和把控。为此,很多职业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上采取校园集中招聘或统一安排到指定企业实习的方式进行。把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实习方式相结合,实行集中实习、统一管理。这种实习方法已成为中职学生这个年龄段有效的模式。
由于采取学生集中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对实习工作的认识、实习前准备、实习企业性质及岗位选择、实习企业的运行作息模式、驻厂指导老师派驻与跟踪、实习考核及评价机制等必须全盘思考和有效进行,才能确保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并达到预期效果。
一、顶岗实习遇到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对实习的认识问题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是中职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的环节,这一过程的实施应该是严谨而周密的。但现实上,很多中职学校在实施这一环节中却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宗旨,把学生实习工作看成是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甚至简单把学生实习理解为企业的事,而非学校的事。简单化、应付式的实习安排和管理给学生实习带来诸多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的有效实现。
(二)实习前的准备问题
中职生从学校到企业实习,不管是跟岗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会有所改变。学生进入企业从事生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特殊员工。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是追求产品或服务量与质的最优化及效益最大化。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希望学生满足他们的要求,而非要求企业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从学校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和思想准备。现实中,很多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长时间适应不了企业环境,适应不了企业的作业时间安排,从而容易对实习产生厌倦和逃避,乃至完不成实习任务。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校针对实习学生实习前的教育、模拟和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三)实习企业和岗位的选择问题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是分专业进行的,学生实习的企业及岗位如果跟其所学的专业匹配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上很多职业学校安排的实习企业和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是不匹配的。企业性质的不同对不同专业学生实习影响程度很大;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岗位不同,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影响很大。很多职业学校不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大面积安排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同一种岗位上实习,这种密集型实习安排,虽然便于统一管理,但失去了专业实习的真正意义。
(四)实习企业的运行模式问题
按照《规定》第十五条: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上夜班。如果是服务类企业实习,这种要求企业还是可以满足的,但在生产性企业很少有不加班和不上夜班的企业。为此,许多职业学校在选择企业时,为了不违反《规定》而伤透脑筋。毕竟学校掌握的企业资源有限,,实习又必须寻找符合学校要求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其生产运行模式不能因为学生实习而轻易改变。
(五)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问题
按照《规定》要求,职业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实习,一定人数范围必须委派一名及以上驻厂实习指导教师。驻厂实习指导老师担负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责,负责布置实习任务,检查和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等工作。一个好的驻厂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很多职业学校在选派驻厂实习指导教师方面没有足够重视,或随意安排一些闲置人员驻厂管理;有些学校因为教师少抽不出或实习学生分散不集中无法管理等理由不安排有指导教师跟踪管理,让学生在实习单位自我管理或给第三方来管理。这样,导致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不明,学生实习中产生各种问题不及时处理而导致实习达不到实质性效果。
(六)对学生实习考核评价机制问题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主要是能够了解企业生产和服务流程,体验和实践企业生产操作,认知企业文化和要求,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与合作,能够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实现这些实习目标,设计好考核内容和制定评价机制则非常重要。现实上很多职业学校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侧重于实习的态度和纪律等;有些通过自我应聘实习单位的学生在实习评价这方面几乎是忽略的;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实习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几乎“下落不明”,更谈不上实习的考核与评价。
二、如何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几个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