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探析

2020-01-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春绵 本文字数:2687
  [摘           要]  围绕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着眼于如何提高中职生心理活动课教学效果的模式探究,从心理活动课的开设意义、授课理念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心理活动课授课的目的,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正确面对、积极处理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困惑,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60-02
   一、中职学校开设心理活动课的背景与意义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新兴模式。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其特点是以一个或几个中心活动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活动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它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通过一些蕴含心理教育作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团体活动中自己学会一些自我解惑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又与一般的中职课程在教学内容、目的、核心、宗旨、归宿方面都有本质不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热点为活动内容,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帮助他人为目的,以学生的心灵感悟和体验为核心,以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为宗旨,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归宿。中职生正处于迷茫的青春期,他们不仅有与同龄人一样的“成长烦恼”,还被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低、人际交往有畏难情绪和对未来迷茫等问题所困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的两大理念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成功开展这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促进个人良好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必须以上述目的为前提,坚持两大教学理念。
   (一)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台湾中原大学多年来一直标举“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傳授知识的教育;最后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总之,为了让学生成为“全人”,成为一个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心理老师就特别需要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下功夫。
   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品格,而素质教育的本源就是“全人”教育,注重培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能够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能够充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整个社会虽然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他们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往往不占优势,现在中职学校生源数量也在明显减少,素质也开始明显下降。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学时期是不被重视的,很多同龄孩子身上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如缺乏自信、进取心不强、自控能力差、厌学、早恋、集体观念缺乏、不合群、自我意识强烈、对未来迷茫等。他们本身潜在的巨大能量始终未挖掘,身上早早地被贴上了否定性的标签。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心理教师要利用心理活动课培养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友谊”“学习情绪的调控”“学习生活技能”,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二)树立“全面”的课程理念
   中职校的心理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微笑面对生活。
   我们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观,开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学会待人处事的技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先做人后成才的道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习以下内容:一是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是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三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了解爱的真谛;五是学习合作与竞争;六是学习自控和克服不良情绪;七是学习悦纳自我,展示自我;八是学习求职择业,创业创新……要使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感觉到:每天的学习生活很有意义,学习时的心情非常愉快,学习成绩更加进步,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四种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这本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现象,但是学生在活动课上的纪律却让众多心理老师很苦恼。相信很多心理老师都有同感,好好准备的一堂活动课,老师自己在上课前也反复熟悉活动流程,做好十足的准备,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和老师所设想的画面相差甚远:活动时场面混乱,很多学生尚未听明白活动规则;分享时安安静静,学生闭口不答,或者几个同学在底下自己讨论,无视班级同学的分享、随便插话的情况也经常出现。特别是人数较多的班级,更是令心理老师苦不堪言,一节课下来,喉咙都沙哑了,整节课都在管理课堂纪律,似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安静”。心理活动课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需要遵守“动感第一,情境体验,多元互动”等基本原则,课堂纪律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但是,一节纪律失控的心理活动课,设计得再好也很难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心理活动课需要有其自身的教学模式,要按照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辅以活泼有序的心理活动课氛围,相信效果会大大提高,我将介绍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