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林 本文字数:2683
[摘 要] 为推进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二为一”,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机械基础相关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以求实现辩证统一的“理论与实际联动性”课程教学。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中职; 机械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58-02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具有特殊性,课程内容理论程度较强,内容较为枯燥,对中职学生学习而言有较大的难度。很多学生上几节课之后就变得“兴趣寥寥”,学习完全被动化,课堂教学效率令人担忧。
为有效解决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给学生以学习新空间,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其教学质量。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在机械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实践元素,在推进“理实结合”下打造新式机械基础教学课堂。笔者也将立足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现状展开深入探讨,找寻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对症下药”,针对教学,进而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一、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低,学生学习目标偏移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四面八方”的学生纷纷涌入中职院校,导致参差不齐考试水平的学生位于同一学习舞台。大部分学生他们作为学习的“失利者”,学习抵触情绪浓厚,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报考机电专业完全是盲目报考,对学科认识不深,对机械基础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认知不到位,导致学习目标发生偏移,无法有效支持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二)课堂僵硬化,传统模式束缚教学
目前之所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不高,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时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严重,单一性的理论传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逐渐下降,由主动性的思维思考转移到了被动性的知识接受,,学习逐渐僵硬化,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理论化,缺乏配套实训设备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致使大部分教师在这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时完全偏重理论化,导致课程教学脱离实践。且部分学校没有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投入建设实训设施设备,所设计的实训课程数目也远远低于理论课程,导致学科教学理论化发展,逐渐与实践相脱节。
正是因为诸多教学问题影响着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才更要深化认识,从全面的角度看待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发挥理实一体化的积极作用解决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概念及应用于机械基础课堂的积极作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概念分析
理实一体化也被称作一体化教学,它是指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立足于书本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操作实施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双重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学以致用,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教学方法契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是教育新形势下广为推崇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
(二)理实一体化应用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之所以强调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课堂,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教育需要、机械基础学科特点以及学生个人学习需要三个方面。
1.中职学校教育需要: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育人场所。而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更多的是综合性、全面性人才,这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在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
2.机械基础学科特点:机械基础学科虽然知识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其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实践行动上,与专业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联系到位。为改变其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实现“化难为简”,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必须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辅助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3.学生个人学习需要: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也决定了学生的个人学习不能偏重于理论知识,而要注重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恰好满足了机械基础课程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于机械基础课堂的对策
那么究竟如何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在解决机械基础课堂旧式教学问题,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教育价值下打造新式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呢?中职专业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实施教学。
(一)提升教师素养,明确课程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這也决定了教师采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的不可能性。教师要想真正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引入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就必须深化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重构学科课程内容,明晰教学目标,才能够实现机械基础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
首先,中职机械基础专业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教学认知,通过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调研活动、培训活动掌握教育新时期的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正确把握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做到思想上明晰、行动上落实。其次,中职机械基础专业教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新目标。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放在了“综合性人才”上,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在开展“理实一体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只有以此为教学目标指导机械基础学科教学活动,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被引入机械基础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