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慧 本文字数:2488
[摘 要] 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提出创新的要求。目前国内主要有“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三种校企合作模式,但各有其优势和不足。“现代学徒制”在借鉴英、德等国成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高职服装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法,以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课程、岗位、师资四个方面的建设。但根据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实施过程来看,也存在一些企业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学生实训岗位不明确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政策等扶持,建立行业与产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等方法,将与我国高职服装专业发展相符合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好地实施下去,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高职服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 键 词] 高职服装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206-02
一、我国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以“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独特特点,使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训和实践,才能满足当前服装产业结构转型的市场需求,因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而目前在较多职业院校中实行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也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1]。
(一)国内目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国内目前主要有“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三种校企合作模式[2]。“工学交替”模式是目前各职业院校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交替在企业进行技能实践和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的合作教育模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既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还会指派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课程教学,同时也指导学生在服装公司参与岗位实习。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具备一定行业优势的服装企业合作办学,为社会合力培养出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合作性办学模式。
每种校企合作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缺少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沟通困难是最主要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本校服装设计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
与其他专业相比,服装专业有其獨特的特点。服装专业包括服装工程、服装设计两部分,是结合了艺术与技术的一门专业。只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有能力设计出时尚而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服装。服装工程方面,不论是在服装工艺上还是样板制作上,都要求科学、严谨。但该专业需要的一些制作技巧手法和所用到的数据很多都来自经验。因此,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训练,学生方可胜任相关岗位。
“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教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型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适应服装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它将现代职业教育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在教学上“双师”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的学生身份和企业员工身份的“双主体”得以体现[3],是一种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4]。
二、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及考核机制建设
“现代学徒制”是在借鉴英德等国成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课程、岗位、师资四个方面的建设[5]。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服装设计专业制度建设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服装设计专业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1)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2)现代学徒制使学生既在院校培养职业素养,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系统操作技能训练,学习实践操作。(3)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创新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教师教授操作技能与理论工艺知识。(4)现代学徒制要加强共同培养教育、校企合作和共同招生的模式,在此背景下,实现在企业车间与校内教室共同协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建设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制订符合服装设计职业标准的课程规划。可将缝制工艺实践、成衣工艺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课设置为50%课时,服装CAD、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工业制板等专业课设置30%课时,以此教授学生学习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工艺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服装生产管理和营销、服装设计等方面的职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岗位建设
要加强校企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以做到共同进步、优势互补为目的,建设校内企业办公场所,也就是“校中厂”,以此促进现代学徒制度的实施与推进。同时,更要建立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服装设计专业的生产实训基地,保证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