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颖 陈培玲 本文字数:2457
[摘 要] 主要采用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阻抗问题,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阻抗形成原因,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角度研究其对教育类别的心理阻抗表现情况、导致心理阻抗的内外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削弱思政教育阻抗现象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阻抗;影响因素;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88-02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贯彻落实高校所担当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阻抗问题。思政教育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不
同年龄阶段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多种途径
和方法,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情况以及开展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阻抗现象的分析,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阻抗问题,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阻抗的形成原因,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角度研究其对教育类别的心理阻抗表现情况、导致心理阻抗的内外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削弱思政教育阻抗现象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思政教育心理阻抗表现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视野下使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来指引爱国爱党主义教育、集体主
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国防教育等教育领域。通过文献梳理以及问卷编制,,本研究首先将思政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七项主要类别:爱国主义
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以及国防教育。该分类方法基本涵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思政教育板块内容,通过问卷统计来剖析学生对目前思政教育内容的偏好程度。统计分析主要采用Liket五分量表法将各思政教育类别进行赋分展示,根据各项加权得分可以得出研究结果,各项教育内容均以受学生喜欢为主,非常不喜欢一项均只占4%以下。
心理素质教育受大部分学生认同和喜爱,非常喜欢与比较喜欢均为七项教育方式中最高,共占比为82%,其中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心理类课程、心理辅导活动以及心理竞赛等教育方式来开展,而选择不喜欢该思政教育内容的学生占比仅为7%。细分来看,法制教育的受喜爱程度其次,约8.5%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喜欢该项内容,7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项,其开展途径主要为法制课程、法制宣传、规章制度教育等。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及国防教育紧随其后,两者统计结果非常接近,不喜欢项选择占比约10%,喜欢项占比约70%,职业规划类教育内容主要通过职业规划讲座、宣传、企业参观走访等来开展,而国防教育形式主要为国防讲座、宣传等。受喜爱程度最低的是爱国爱党教育类,不喜欢项选择占比约为18%,喜欢项占比约56%,主要开展形式包括党员团员活动、爱国教育活动、价值观宣传等。
二、心理阻抗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前期个别访谈的定性研究,结合相关数据结果可以做
出影响因素相关假设。大致将心理阻抗产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来自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因素,即周边环境、人与事物的相关影响而导致的阻抗心理;另一类为学生自身的生理因
素及个性偏好导致的阻抗心理。
(一)外部因素
外界因素较为复杂,往往是造成心理阻抗情况的主要来源,通过前期的访谈情况,本研究将造成思政教育过程中心理阻抗现
象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思政教育形式的影响、环境影响(包含家庭影响)、对与教育者关系的阻抗如外貌、性别、个人行为、个人价值观、相处关系等。
在思政教育形式中,57%的学生认为课外思政教育活动数量贫乏、形式缺乏新意,将近一半的学生觉得课外思政活动过于形式化并缺乏内涵,将近70%的学生认为思修、心理健康、军事理论相关课程还算有趣。在教育压迫感项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内外思政教育的内容交叉重复太多,但学生也认为思政教育的课内外任务量并不大,没有占据太多空闲时间,在教育压迫感方面的测量反映了教育压迫感对思政教育当中产生心理阻抗问题的影响,通过数据可以得出学生比较认同思政教育当中压迫感太强、内容交叉、重复以及课内外任务量大的说法,并且其中内容交叉重复太多得到40%受访者的认可。在周边环境的影响方面,47%的被访者认为周围学习态度不积极的环境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状态,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对思政教育有影响的约占到最高比例23%,足以说明良好教育和成长氛围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与此同时,接近70%的受访者也表达出对“认为思修、心理健康、军事理论相关课程很无聊”这一说法的反对或持中立态度,说明其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太明显的阻抗心理。在学生与教育者关系方面,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约80%的被访者认为老师的价值观、个性以及与老师相处融洽
这两点对思政教育的阻抗态度正向影响最高,良好的师生相处关
系及价值观认同感对思政教育的施行有較明显的正面效果。
(二)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