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黎 本文字数:2564
[摘 要] 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对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当下我国要不断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新时期为保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公平享受受教育权利而提出的,学前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扶贫方案,当前贵州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机构匮乏,家长缺乏一定的受教育意识,当地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专业的学前教师缺乏等问题,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贵州农村的学前教育给予更多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幼儿园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加强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向农村家长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构建贵州农村学前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精准扶贫;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70-02
幼儿像天使一样来到这世上,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前进的方向。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幼儿教育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教育制度完善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稳定发展。对待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家和政府都要认真对待,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国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大背景下,贵州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扶贫开发工作,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精准扶贫措施基本落实。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生涯的开端,会对儿童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当前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1]。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家庭人口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方针,对这些人进行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人口贫困的因素和障碍,最后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所谓的精准扶贫,也就是为了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找到贫困的根源,扼住扶贫的主体及过程,实现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助。对于教育扶贫而言,核心是要做到精准扶贫,重点落在教育身上。精准扶贫要求做到明确要去帮扶哪些人群,国家和政府采用什么手段和方式去帮扶,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全心全意帮助贫困子女,保证每一位贫困子女都能接受教育。
按照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是能够帮助人摆脱贫困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教育不仅能够让人拥有知识能力,还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积淀中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创造力,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流传至今的中医学,都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但是在今天,我国国民的创造力在逐渐降低,优秀人才越来越少,中国正在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对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只有依靠教育,中国才能壮大起来[2]。
从整体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富足,中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严重落后,不管是基础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还是基础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中西部地区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西部一些边远山区甚至没有基本的教学设施。另外,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城市地区,特别是发达城市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也吸引了较多的优质生源,而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教师的待遇也不是很高,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生源。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制度,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精准扶贫要求各个地方政府在教育领域中,针对每个地区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精准定位、精准提升,对那些贫困的山区,应该给予更多的教育支持,在这些地区建立相应的教育设施,保证农村子女进行学前教育。对于城市地区,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规范城市的学前教育建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公正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范围覆盖不全面
自从响应国家号召,开启学前教育扶贫政策以来,贵州省主要从改造农村教育薄弱的现状入手,从学龄前教育阶段入手,主要包括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免费营养餐、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资助和减免学杂费、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鼓励年轻教师下乡支教,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国家正在不断努力和尝试,通过用各种改革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从目前的扶贫情况来看,农村学前教育相比较于城镇地区来说仍比较落后。贵州省的财政资助主要面向的是公立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得到的资助相对比较少。贵州省山区较多,由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这里交通比较闭塞,,科技文化落后,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贵州目前仍处于贫困向稳定解决温饱过渡的时期,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农村地区,特别的边远山区的公办幼儿园较少,绝大部分都是民办幼儿园,财政资助不足就导致很多农村家庭享受不到资助金,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止步不前。目前很多民办幼儿园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做到公益性和惠普性。贵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匮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精准扶贫的难度,使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取不到较好的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