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涛 本文字数:2542
[摘 要]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其中就包括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本身属于一项大工程,需要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到科学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进而实现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就如何在中职机电教学实践中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为提升中职机电教学质量,促进机电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职机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98-02
针对现阶段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学困生与学优生二者之间的差距,进而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首先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介绍,进而对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改进与优化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如何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简介
(一)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内涵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教学模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针对在班级中能力以及知识方面差异性比较显著的学生开展分组教学。这不仅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契合,同时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差异性资源而开展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说,在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而借助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异缩小到最大值,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长远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本身具备显著的针对性、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等特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够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充分发挥。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平均分配学生的能力,并且根据多元化的层次对其进行分组,实现了合作和分层的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
(二)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理论,即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该理论要求教师注重个体指导、分组学习以及集体讲授三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促使教学形式实现最优化。同时该教学模式下所制订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从而对不同层次学生与教学之间的适应性进行了保障。分层、分组、合作,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另一方面也符合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要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对学习经验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知识与理论存在着不一样的理解,需要借助合作学习来实现相互促进。从这一角度出发,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中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师资方面
目前对于很多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而言,存在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无法为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另外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一些相关的问题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中职机电专业教师整体素质表现不高的具体原因还在于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以及师资力量不足。同时据调查,部分中职机电专业教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实践性教育,因此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教学中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帮助。
(二)考核方面
中职机电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评价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校现有的教学过程体系无法对评价体系做出推动。并且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选择使用试卷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完全依据某次考试的结果就判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这也就要求中职院校建立更加有效和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让实践教学中相关数据和文件的标准性得到有效的完善。
(三)教学方面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职机电教学有着诸多创新之处。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中,工作量要比传统教学多得多。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即可,但是在机电实践教学中,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学习。很多中职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走向工作岗位,缺乏在企业实习与工作的经验,并且对机电专业不同工作岗位与工作流程了解不细致,最终也会导致无法针对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践训练。学生们更多的是掌握机电专业理论知识,在未来走向具体工作岗位时势必会出现无法胜任的问题。
(四)没有学习氛围和清晰的目标线路
當前有部分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由于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其专业学科的成绩也不会太理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基础较差的同时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会感到十分吃力,学生缺乏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