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健德 本文字数:2479
[摘 要] 通过对高职教材现状的分析,指出现代社会对高职教材质量的新要求;结合教材出版的各主要环节,给出策划编辑进行全程策划与监督管理的要点;指出在新经济时代提高教材选题策划能力的重要做法,如增强品牌意识、精品意识,突出选题策划的创新性,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网络资源等。只有不断提高策划能力,强化出版监督与管理,才能提高高职教材的整体质量,多出精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關 键 词] 选题策划;高职教材质量;策划能力;出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52-0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以来,到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2010年以后,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并趋于稳定,随之带动了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在教材出版百花齐放的今天,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和发展,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行业技术的发展,也不乏很多教材出版出现滞后性、针对性不强、与社会脱节等现象,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高职教材质量现状与新要求
(一)高职教材质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高职教材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情况,所以各高职院校对教材建设都非常重视,基本上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教材建设规划和发展建设项目。再加上对高职院校教师编写的国家规划教材都有一定的激励政策,给众多高职院校教师编写教材创造了条件。但是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在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材内容的教学适用性低,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传统中专学校升级而来,教材也有很多是通过本科教材简化或中专教材增加内容改编的,不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有距离,而且知识的系统性不强,适用性不高。其次,教材选题的来源单一,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教材来说,教材选题大都以出版社编辑组织为主,行业、多校联合选题为辅,缺乏由行业技术组织或专家牵头策划编写的职业教育教材,就造成了教材的出版质量往往与教师和编辑个人的水平直接相关,使许多教材的内容重复,核心内容常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难以形成符合行业技术发展的高质量经典教材。最后,在教学形式上,大都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课件以及其他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实现各高校、师生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片面和偏差,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二)院校师生对教材质量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教材应满足以下要求:(1)教材的定位需准确,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和规划要求,要符合社会行业技术发展水平,要适应企业岗位技能需求,让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合实际,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在教材策划与编写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思维创造力、扎实的专业技能操作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等。(3)要贴近职业操作的真实环境,高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贴近行业技术、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典型的项目任务以及仿真的模拟训练,让学生提前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未来走入社会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全程策划意识,严格策划与出版管理
(一)审视和修订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为了更好地让高职毕业生能够在社会立足,提高其适应能力,高职教材也要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进行不断修订或者重新编写。这项工作看似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实则是高职教材的一个新的起点,不仅要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借鉴、反省和批判,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整体进行锤炼,从而使高职教材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改进。
随着教材出版发行时间的变长,需要对已出版的高职教材进行重新审视,了解各教材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变化、改革方向以及师生使用意见的反馈等,分析教材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利弊,保持和发扬其中的优势和亮点,改进原来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最后根据高校的专业教学理念和背景特色进行教材整体的策划和编辑出版,使教材修订后更加具有适用性。
(二)强化编写队伍
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工作来说,教材作者的教学能力与写作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要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授组成相应的教材编写团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作出权威、全面的研究,从而作出最优化的教材设计。其中包括教材编写大纲、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相关的实践性操作、细化各章节的具体要求等。其次,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尽可能邀请相关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编写队伍,一起规划和编写教材,也可以先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考察,将一些企业真实的案例和项目任务编写于其中,,以加强理论教学和岗位操作之间的联系,让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