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视听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音乐教学采取的是“听赏”方式,只注重学生听觉系统的利用,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感官系统参与,教学效果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实践证明,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科学地应用视听技术,能够提升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点燃学生的学习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平。基于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及音乐教学内容,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深化学生理解音乐形象、开阔学生音乐视野这几个方面就视听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视听技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这也意味着他们有很强的视觉系统并且善于利用视觉系统,而音乐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等都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也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理解且学习吃力的原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视听技术,通过视听联觉将学生的音乐情感充分唤醒,并且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可视可听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并掌握丰富的音乐技能。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对视听技术的理解就如何利用视听技术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分享几点拙见。
   一、视听技术的应用价值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情趣
   小学生善于使用视觉系统,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习惯性地去触摸和观察事物,喜欢用眼睛去欣赏美、感受美。所以,色彩鲜艳、动态化的、样式丰富的视频和图片等物体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1]。音乐是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的音乐理论知识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难度系数较大。而视听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视听技术将学生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充分利用起来,学生能够用眼睛去看、去感受,其学习情趣被充分点燃,在学习中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二)增强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研究表明,在人们接收的信息总量中,视觉部分占据70%至80%[2]。这也说明,在信息获取方面,视觉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若是能够在音乐欣赏中得到运用,对于提升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时运用视听技术,由多姿多彩的音色、丰富的和声、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节奏等形成的声波对学生的听觉器官进行刺激,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听觉效应。与此同时,再在视觉上进行音乐欣赏,如演奏家神采飞扬的演奏画面、歌唱家声情并茂的演唱画面等,学生会产生更加明显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前者包括思维、联想、记忆、感知、注意等元素,而后者包括脑电波、血压、脉搏、呼吸等元素,这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综合音乐感受。由于学生接受了立体的、多重的刺激,所以想象、思维、记忆、注意和感知等产生交互性联动响应,从而形成更为丰满的欣赏效果,其艺术欣赏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3]。
   (三)提升学生艺术认知水平
   音乐是由旋律、节奏、和声等构成的,而这些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低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记不住”或“記了忘”等问题。而合理地运用视听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学生很快就能看明白而且理解,这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4]。除此之外,在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各种中外乐器,但很多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完备的中外乐器。而视听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各种乐器瞬间跃上屏幕,学生一边观赏某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一边欣赏这种乐器的性能特色,同时记住了乐器的形象和音色特征,这对提升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
   二、视听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视听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的状态、心理等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视听技术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动能静、声像同步、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被激活,  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接下来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奠定基础,也为课堂教学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以及取得理想效果奠定基础[5]。
   例如,在学习《农场的早晨》这一课时,笔者先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先是鸡的叫声,然后问学生这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鸡”。接着,笔者给学生展示出关于鸡的视频,画面中一群小鸡活泼地跑来跑去,嘴里发出叫声,学生一边听着鸡的叫声,一边观察着鸡的形态。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接着展示了鸭子、山羊的声音和形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积极配合着笔者做相应的动作。趁着学生兴致盎然,笔者继续指导学生用固定的节奏对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进行模仿,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因为视听技术的介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无一例外地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既节省了笔者用于管理纪律的时间,又实现了学生的真正参与。
   (二)利用视听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只有先发现美,才能欣赏美,继而创造美[6]。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仅仅从表面的歌词、旋律等方面去欣赏音乐作品,这样的赏析不够深入,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很难创造美。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聆听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学生对音乐作品了解得不够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听技术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拓宽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为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7]。
   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有关于秋收的画面:田野中的麦子金黄一片,果园中的果树上硕果累累,忙碌的农民穿梭其中,割麦子,,摘果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展示完这些图片之后,笔者带领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并且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歌词以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抢答,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看到农民伯伯用收割机收割着麦子,脸上挂满了汗水,但是脸上却洋溢着笑容。”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看到了有小孩子在果园里跑来跑去,摘着各种果子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一旁开心大笑。”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看到有的农民用收割的麦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美食,然后招待客人,并且将食物分给自己身边有需要的人吃。”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又一幅画面,有效感受到这首歌曲的魅力。

相关文章: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 4 “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5 让阅读真的发生
  • 6 探究小学语文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
  •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
  • 8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 9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0 农村小学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和推广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