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

2021-07-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我国长期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通过构建德、智、体、美、劳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走入新时代,对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对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实践探索
   一、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特点
   作为农村中小学育人的重要载体,劳动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围绕劳动教育这一课程首先是基于原课程,同时还要结合现实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学校育人需要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等,对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进行重组与构建。而这一课程必须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要凸显农村的特色化,围绕农村中小学的地域特色,以及各个学校的育人特色,结合周边的环境资源以及地域特色,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特色化开发,比如说就地取材,进行菜园、农场课程的开发以及种植蔬菜等实践活动系列课程的开发。
   2.要与时代同步,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劳动创造了一切。因此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需要不断融入科学元素,从而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展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特色,激励学生实现创造性劳动以及创新思维,深入感知科技带来的魅力。比如,将一些科学技术课程或者是当前的STEM课程进行融合。由此,也能让学生在这一劳动实践之中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
  素养。
   3.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更要体现生活化,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使劳动课程接地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校就地取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当地农村的劳动开展情况,开设有趣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按照时令天气进行有序开展,从而切实让学生在田间地头体会到劳动的伟大、崇高、光荣的真正内涵。
   4.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定要具有系统化,对于劳动教育持续开展,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多方的力量,通过合力育人推进劳动教育。农村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发动地方企业、家庭、村委会、社区、家长委员会等,通过开发一系列村委会课程或者家长课程,使村委会与学校、家长及时联系,设定具体的劳动内容、具体的时间与地点。同时,家长结合自身劳动经验,指导孩子在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在这种耳濡目染的亲身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还应该经常开展志愿活动以及公益劳动,从而使劳动教育日常化、系统化。
   5.农村中小学劳动课程要具有针对性。随着劳动教育的步步深入,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实际的生活状况,开发有特色的劳动系列课程,比如说在特殊时期,通过开设家务劳动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参与之中体会参与劳动的快乐以及父母的辛劳,并且写下自己的心得感受。
   二、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着力点
   农村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具有发展观念,抓住着力点结合实际进行设计。(1)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其中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等。(2)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重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力量,在日常教学以及生活中重视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的自然养成。在良好的劳动氛围之中,使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尽量去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学会思考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与态度。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熱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使他们在接地气式的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的伟大与光荣,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同时也从自己的父母身上、祖辈身上感受劳动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自发参与到家庭劳动之中,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4)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对劳动实践课程的不断丰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学生做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在流汗之中感受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不易,充分利用农村地方资源这一优势开发“我是新时代小农人”的课程。
   三、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遵循的原则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劳动教育要与学科进行有效融合,不断培养中小学生系统的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的方式与方法综合多方力量以及各种学科知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这一劳动教育课程还要体现前瞻性,除了对学生生活劳动进行设置之外,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以相应的内容设置来满足其未来的劳动与生产、服务等的需要。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校中还需要开设劳动实践以及体验课程,使学生增强社会化,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内容,从而使他们自发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意识。(2)劳动教育课体现实用性,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生活能力,形成基本良好的劳动品质。(3)劳动教育课程中具体劳动方式、劳动的教育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展示学生的劳动产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是对劳动任务完成质量进行相应的考核后给予等级评价,抑或是对自己参加家务劳动或者田间劳动做自评、他评以及家长评、教师评等多方面的评价,不断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切实将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作为其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可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各个学校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从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姚令君.浅论新时代县域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策略措施[J].才智,2020(23).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030。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