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产出导向法作为中国本土的外语教学法,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外语教学实践与科研。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以《交际德语课程A1》为教材,设置总体产出目标,再细化分为四个循环链,改编增设教材资料,逐步深入展开,尝试改变目前二外德语课程“学用分离”的现象。
[关 键 词] 产出导向法;驱动;促成活动;评价;二外德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180-03
外语课既需要注重学生跨文化能力、辩证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获得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ccess(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及团队十多年来基于中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并发展的教学法,对中国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出导向法多用于已经达到较高语言水平的班级教学实践,大量的课程实践多以已掌握基本语法、具备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为对象。仅有部分文献针对基本语言学习阶段课程设置应用产出教学法展开[1][2][3]。小语种的语言教学与产出教学法的融合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二外德语的困境,在德语教学界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德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对新时期的二外德语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产出导向法以教学产出效果为导向的理念,与交际德语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可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因此,本文选择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指导,尝试二外德语一个单元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产出导向教学法POA简介
产出导向法经过十多年的修订,基本确定的三个框架包括:
(一)教学理念
POA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的整体指南,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思想。教学理念的核心问题以学习为中心,而非强调师生以谁为主。“学用一体说”主张改变外语学习中重学轻用、学用分离的现象,强调将学习目标细化为可实现的小目标,缩短学用之间的距离。“文化交流说”“课程思政”与“关键能力说”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综合能力、如何运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4][5][6]。
(二)教学假设
POA的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四个步骤。与传统教学不同,POA采用的输出→输入→输出的流程,从产出出发,有的放矢地更正初步输出,并再次回到产出。改变传统教学法中课文为处理中心材料、全面精读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如何通过二语假设输出发现不足,激发学生的“饥饿感”。对产出不急需的输入知识点先次要处理、降低要求,而对产出有决定性影响的语言、内容和话语结构,则重点精读分析。因此,对教学材料的“选、调、改、增”,依据的是以教师所决定的产出目标;教材使用的过程包含多个子目标,是理念实施的具体环节;教材使用的有效性标准是检验教材使用质量的衡量[7]。POA教學法强调“以评为学”,重视评价与学习和教学的有机结合。评价是检验教与学循环链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后期管理核心[5]。
(三)教师主导和师生共建的教学流程
依据学习中心的理念,POA更强调学习的效果而不是教学形式本身。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输入以及输出评价等步骤,学生的配合、输出任务的完成、知识的构建重建和评价反馈等,这也决定了学生在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从驱动,到促成,,再到评价,各个循环链里,教师主导流程的进行,学生的输出引导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两者的互动和知识共建,共同推动课程循环链条的进程[6]。
二、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二外德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授课对象
二外德语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本校英语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共两个班,班级人数分别为44和48人。教材为《交际德语教程A1》第九单元“Ab in den Urlaub”(出发去旅行),学生至此已有100个学时的德语课堂学习经验,对课堂练习形式和安排比较熟悉,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任度较高。
(二)课程教材
笔者就职的本科院校,德语为英语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课程目标为德语基本语音语调、日常会话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校二外德语教程使用的是引进的原版教材《交际德语教程A1》,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1)内容丰富但脉络清晰度不高。(2)练习形式以选择填空为主,输出形式难度偏低。(3)最终产出目标不明确。故需要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理解编者的逻辑,结合自身教学目的和第二外语习得课堂的实际条件,合理大胆订立产出目标,增减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与产出目标贴合。
(三)教学目标设计
POA教学目标分为语言和交际双重目标,以产出活动为具体表现形式[2]。本文选取《交际德语教程A1》第九单元“Ab in den Urlaub”(出发去旅行)作为教学材料,笔者将产出目标设定为:(1)词汇:了解德国普通民众的度假习惯,掌握度假的词汇;(2)语法:掌握德语现在完成时;(3)话语结构:培养学生讲述自己文化行为的交际能力。该目标可具体化为书面表达的产出总任务,选择三个教材原有的课文内容和部分练习,通过三个产出子任务达成,逐步完成总产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