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课堂学生学习生态与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

2021-12-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周国保 余春林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8期 本文字数:2557

  [摘           要]  中职课堂具有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教与学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有利因素与干扰因素随机共存,教师干预与学生接受在试探中和谐。从实现和谐课堂愿望出发,基于中职课堂学生学习生态调查与分析,提出中职教师在秉承“立德树人”责任担当、落实“个性培养”教学理念下,应从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及创新教学方法五个方面做好策略组合。
  [关    键   词]  中职;课堂;学习生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34-03
   一、引言
   《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围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现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的总要求与目标,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宏观举措。作为具体落实者,职业院校应在做特、做强、做优方向继续发展,职校教师应在追求课堂和谐和高效上做出不懈努力。基于职教现状,聚焦职教课堂,中职教师如何让课堂做到和谐与高效,将从课堂教学生态入手展开探讨。
   二、课堂教学生态理论与视角
   (一)课堂教学生态理论
   按生态学理论,自然界中一定空间内生物不是以个体独存,而是伴随种群、群落在生态系统中共存,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生物个体与种群、群落之间,生物个体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某个体、种群、群落、非生物因素遭到破坏,可能引起其他个体、种群、群落连锁反应,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二)课堂教学生态视角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从生态学看属于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所有课堂都为教学生态系统。教学生态系统可分为学生学习生态子系统(简称学习生态)和教师施教生态子系统(简称施教生态)。学习生态是由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状态、教师施教行为状态以及课堂环境状况三类因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三类因素和谐共处是课堂取得成效的前提。教师施教生态是由教师施教行为状态、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状况三类因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三类因素和谐共处是施教取得成效的前提。课堂中学习生态与施教生态相互关联,构成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简称教学生态)。中职课堂具有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教与学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有利因素与干扰因素随机共存,教师干预与学生接受在试探中和谐。
   三、学生学习生态现状及分析
   (一)学习生态相关因素现状
   1.学生学习行为现状
   目前,中职学生主动学习意愿普遍不强,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从对学习活动偏好看,中职学生在理论课中对学习活动偏好顺序依次为听故事、听讲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内测验和回答问题等,在实践课中对学习活动偏好顺序依次为做操作性事务、做思考性任务、参加小组讨论以及听课;从对课程类型偏好看,中职学生对实践课或理实一体化课的偏好强于对理论课的偏好。从在实践课中学习能力看,多数学生靠模仿基本能独立或协同完成操作性任务,但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面对相对复杂的任务,在有仿真软件对照时会更轻松完成。
   2.教师施教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施教中有的教师还不能体现“学生中心”、落实“个性培养”,有的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偏难,,有的教师在创新教法上发挥不够,有的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上形式单调,有的教师对采用或创设教学情境表现得墨守成规,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课堂氛围、缺少师生互动,有的教师不能很好把握现场条件、利用纪律约束来引导课堂走向,有的教师不能做到主动干预学生学习投入。
   3.课堂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些课堂中用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动画、视频、微课等)仍然偏少,有的实践课、理实一体化课中存在工位不足、指导教师偏少。在课堂中,一些学生手头没有手机会产生失落感,无心投入学习。
   (二)学习生态相关因素分析
   1.课堂学习相关因素分析
   课堂学习相关因素包括学生学习行为、基础、方法与习惯等,属于学情。学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学习心态与努力程度等,需要教师不断引导与鼓励。学习基础指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也可为前导课程学习成绩或前一个学习单元学习成绩。面对多数中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基础偏差、一些中职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好的情况,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口头抱怨,而应从内容与教法上找策略,调整教学节奏,并把对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安排承载的教学内容。
   2.教师施教相关因素分析
   教师施教相关因素包括教师的施教素质、态度、理念、表现以及效果等,属于教情。教师施教素质直接决定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与营造和谐学习生态的能力。施教态度包括施教志向、诚意、情绪。施教志向指教师在施教中立下意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施教诚意指教师在施教中愿意付出的程度——平等与学生相处、不断检讨自己的行为、在施教中让学生满意;施教情绪是指喜与怒、从容与焦躁、亢奋与低落、放松与紧张、快乐与痛苦等心态活动。良好的施教态度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施教理念指教学过程围绕“谁”展开及如何开展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中心”与“个性培养”。施教表现包括施教干预和施教发挥,前者指教师针对不正常情况进行纠偏并拉回正轨,后者指教师在课堂中展示出的临场状态。施教效果是教师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包括言行效果、干预效果和疏导效果等。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