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菊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6期 本文字数:2608
[摘 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次次对认知的重建与组合,进行主题研究能让学生充分地建构认知,进而促进学习的深入。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阅读,获取不同的认知,然而这些信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建构基于阅读的主题研究就显得十分必然与必要了,教师需要将具有相同主题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与学生一起集中研究,高强度地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进而搭建相关主题下的知识体系。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
英语教学;阅读教学;主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46-0074-02
当前中职学校的
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以知识点讲解为重的现象。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他们围绕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能感知人物的性格,能推理故事的情节;同时还能从原阅读文本中跳出来,进而提升阅读的理解力。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发挥阅读的效用,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成长,而不是将阅读当成只需要背背单词、理解句子而已。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英语现状,基于主题研究,使他们获得更适切的阅读学习。
一、围绕主题,建构知识
中职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基本都处于零散的状态,容易获得,也容易遗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接触的英语阅读不少,也获得不少的知识,比如他们在阅读中知道了Robinson Crusoe是一部很有名气的探险小说,他们还知道The Wizard of Oz是a famous fairy tale in America,但是这些都是肤浅的认知,教师要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而展开相关阅读,这样他们就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就能让思考走向深入。
以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为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聚焦不同的主题进行拓展性阅读,既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原文本,又能借助原文本更好地理解新文本,彼此促进,不断发展。教师首先问学生由文章的题目还能想到什么,学生说,好像还有另外一部小说也包含“ Adventures”,于是教师呈现出马克·吐温另外一部有名的探险小说: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教师追问还有吗,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发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也在其中之列,他们对这样的一个小说并不陌生,牛津英语译林版中职课本还有与之相关的文章。教师再问书名里不带“Adventures”,但同样描写探险的小说还有哪些。学生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大多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情节,他们还能用英语说出人物的名字“Friday”。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就能知道三四部与探险相关的小说。他们在阅读这些小说的同时,就会思考同样是探险,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遭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不一样的主题,让学生自由地建构。当前处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的知识总是零碎的、散乱的,这给他们的记忆与运用都带来了不便,因此教师要将零散的知识围绕一个主题建构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让他们整体地理解相应的主题。在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研究相关的主题,以让学生将旧的认知与新的阅读关联起来。
二、深入主题,形成意识
大多时候,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是了解了其大致的意思,没能与文本互动,也就没能引发他们内心的感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领学生深入主题。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教师会在讲解文本的含义时,顺便将主题显露出来。有的时候,学生能对阅读感兴趣,能爱不释手地阅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探究这篇文章的结局是什么,展露出来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说,主题的揭示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慢慢展开的,不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的。
以Robinson Crusoe为例,教师先问学生一个问题,鲁滨逊在海上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先让学生预测一下情节。学生对着教师展示出的画面,还有平常他们对大海的一些认知,有的说Robinson Crusoe会遇到安全问题,会遭到野兽、怪鱼的攻击;有的说他会遇到服装的问题,茫茫大海,没有衣服可以蔽体;有的说他会遇到食物问题,学生是这样表达的:Robinson Crusoe was not a fisherman at all,maybe he would die of hunger。学生列举问题之后,教师追问:What would Robinson do when he faced problems?学生从字里行间发现:他首先搭建了三个房屋,即,made three homes;再次他在岛对面建起了第二个家,即a second hous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island;最后他在地下的洞穴里还建了一个秘密的家,即
a secret one in a cave。仅仅为解决“Housing”的问题,鲁滨逊就做出如此的努力。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对鲁滨逊的所作所为做出自己的评价。学生说,He faced difficulties bravely;he was a hero.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逐渐感知文本中对鲁滨逊进行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而也形成自己的理解,鲁滨逊就是一个勇敢的人。基于主题研究,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人物,获得了情感的生长。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突然发现文本的主题,就如在文中获得一块至宝。教师要给予他们探寻主题的机会,要给他们生长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