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高效策略初探

2022-01-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鹏震 耿建勋 仇大成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本文字数:2479

  [摘           要]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公共课程,应用文写作能力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文写作因其规范性、程式性要求较高,加之学校层面普遍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与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因素,使课程长期处于“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积极探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效教学方法。通过对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应用文写作;高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055-03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72.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趣味性,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课程漠视和冷淡。认为应用文写作不过是套用格式而已,没必要花大力气去学习它。加之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学生感觉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应用文写作在高职院校一般都被列入公共基础课范畴,教学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时安排、统一的考试标准,这种统一化的教学体系忽视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指向性,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或岗位所需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相去甚远,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课上大多把教学重心放在对文体知识的讲解、分析上,只能泛泛而讲,学生没有主动写作的意识,又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应用写作知识储备,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再加上课堂实践训练时间几乎没有。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法很难保障应用文写作的实际教学效果,最终只能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无所获。
   (二)教材内容缺乏高职特点、适用性不强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体系庞杂、质量良莠不齐,还有些是沿用的普通高等院校教材,有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延伸,教材内容大多以解读应用文文体为主,内容空洞、案例单一,讲正面例子多,反面例子少,讲理论多,而联系实际运用少,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更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现有的教材从体系、内容、基础知识、范例等方面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不符合高职专业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特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以后的职业发展嚴重脱节。当前高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材大多以介绍应用文写作技巧模式和讲述文体的知识性理论为主,对写作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经验和学生具体操作的应用性知识涉及较少,这大大影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应用文教师大多都是毕业于中文专业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应用写作实践经验,没有相关的行业、专业知识,自身写作水平有限,教师下水作文少,亲自指导学生少,在教学中一般只重点讲授写作理论、写作方法,而缺乏可操作性的写作实践经验,致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一看就会,一写就懵。再加上教师与企业、用人单位没有直接的联系,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写作实践的平台,在讲授中涉及的一些写作知识只能囫囵吞枣,照本宣科。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字功底普遍较差,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匮乏,提起写作就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单一、呆板
   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惯用理论讲授+例文分析+写作训练的模式,遵循“概念—特点—例文—写法—练习”的教学程序,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应用文写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写作的自觉性,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写作顺利进行的组织者和辅助者,所以教师应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应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借助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发现,积极思考和分析应用文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并掌握这些写作要领,锻造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思维,进而促使应用文教学质量综合提升。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高效策略
   (一)选用适用、实用的教材
   从上述问题可以发现,教材是制约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的一大因素,因而我们先从教材上寻求突破,优先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应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未来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打破以往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根据“职业活动导向、能力素质本位、项目任务载体”的思路,构建基于学生专业目标和职业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凸显应用写作对接专业需求、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编排体系。教材内容贯穿项目引导、任务呈现、例文欣赏、知识链接、问题诊断、任务演练等板块,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编排体系和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二)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1.工作任务驱动法

相关文章: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 4 “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5 让阅读真的发生
  • 6 探究小学语文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
  •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
  • 8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 9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0 农村小学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和推广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