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本文字数:2534
[摘 要] 教育以德为基,课堂是德育理念实施的重要场所。立足中职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从“加强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教学内容”“实施关爱教育,培养自信的品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增进协作意识的培养”“加强班风建设,建设和谐班级”“确定奋斗目标,激发团队意识”“增强理解沟通,强化心灵教育”“专业融入思政,提升教学魅力”这八个方面入手,针对新时期中职
学生的德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 键 词] 新时期;中职
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046-03
当今,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着巨大变化,错综复杂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尤其对在校中职学生的影响较大。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职生认知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对于各种信息和事物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环境的影响和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实际上,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几乎全放在学习上,对学生的心理情感、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健康培养却常常忽视,甚至坐视不理,这对于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循序漸进、逐步引导来加大德育的力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学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学生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享受、懒惰、拜金等不良现象才能逐渐淡化。良好的德育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一、加强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
以往的教育虽然把“德”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把“智”放在了第一位,各级领导和教师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根弦,忽视了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基于此,我们要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加强教师的德育观念,从而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严格按照中职德育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强化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开展德育培训,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介绍经验、传授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成功案例,总结良好的育人方法。树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进而把先进的德育教学方式、理念、策略等内化为自己的,从而制订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和方案,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教学内容
丰富的活动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和开展德育教学任务时,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来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参与多样的德育教学任务获得提升和发展,有助于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比如围绕 “我和我的祖国”“新时代 新作为”等主题开展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教师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现实生活,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引导学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放飞自我,愉悦学习,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另外,教师在实施和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可以融入趣味游戏和经典影视片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献爱心的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三、实施关爱教育,培养自信的品质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是播撒爱的事业,但这爱不同于一般的爱,这是严与爱的结合,,是一种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爱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朋友,亦师亦友,方为最佳。介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切身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就要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某学生是一个性格内向且极度自卑的女孩。教师在前期可以先通过周围的学生,了解她的性格和喜好,适当地进行交流,了解女孩的经历和思想。通过沟通,得知是家庭某些原因才导致该学生的自卑。于是,教师开始寻找一些鼓励性的书籍,和该学生分享,一起学习,慢慢地,她开始和教师主动分享读书体会,也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为了促使该学生正视自我的能力,教师鼓励她去参加班级演讲,她虽然同意了,但是脸上流露出十分为难的表情。为了增强她的自信心,教师开始和该同学共同上台演讲,慢慢地,观众从只有一个人,变成了五个人、十个人。在这期间,该学生的错误一个接一个,变得十分沮丧,通过教师的鼓舞、引导,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也和教师成了好友。最后该学生在台上能挥洒自如地演讲了。她感激教师的关爱,也感恩教师的不放弃。关爱式的教育更容易实施针对性德育教学,更容易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增进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协同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学校主动联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建立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管控。利用网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自律,文明上网,及时发现和帮助网络成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