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常方圆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本文字数:2546
[摘 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关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情况,加强信息与其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为项目教学法提供技术支持,分析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情况,调整项目难度,科学地组织项目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其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大数据;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049-03
在大數据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应该关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在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在项目教学中合理应用网络信息、大数据等技术,还应该从专业角度设计教学方案,提高项目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项目活动形成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中职计算机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拥有良好的上机操作能力,学校引入项目教学法。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使用数据分析、网络信息与计算机等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指导学生,使其积极地参与课程活动,下面介绍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1]。
(一)项目选取
项目选取为项目教学的基础,也是项目教学的重要内容,选择项目时应该结合学前教学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课程培养任务,设计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需要基于社会对岗位的实际需求,选择真实的企业项目,使学生可以通过项目活动的参与,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教师在项目中会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分析,由此给学生推送更贴近企业需求的训练项目,使学生通过项目可以更好地模拟技术实践操作[2]。
项目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进度调整,设置的项目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提高项目难度,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可以从项目中掌握技术内核,清楚技术应用要点,还可以随着项目活动的参与,形成知识迁移能力,构建知识体系。设计的项目最好以教材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组织项目内容,调整项目难度,使学生通过项目更好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拥有企业看重的实践操作能力[3]。
(二)项目分析
教师分析项目需要逐步细化项目,从学生的培养与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协调,将项目分解为多个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置任务。一般一个模块存在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包含1~2个知识点,学生参与项目时,会结合任务需求收集素材并设定方案,完成项目任务。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会按照任务采集信息,分析任务的解决方案,完善方案内容。细化项目时,教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案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还应该从教学时间与学生能否接受的层面出发,调整项目任务难度,由易到难地设置项目,使学生可以结合掌握的信息,逐步完成项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教师设置任务时,需要确保各任务可以围绕知识点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控制教学时间,避免学生在参与项目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对项目产生抵触、畏惧心理。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时,一般会通过任务书的方式明确任务内容,将其分发给班里的每位学生。如此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掌握项目,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教师明确任务内容,让学生清楚自己在项目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对学生参与活动有很好的帮助。教师设置的任务书结构清晰且各项任务存在较强的逻辑性,避免学生参与项目活动无法找到完成项目的方法,会出现彷徨无措的状况。通过任务书使学习差的学生清楚项目任务,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任务书快速确定项目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考查要点[4]。
学生获得任务书后,详细阅读任务书中的内容,项目小组的组长会围绕任务书向组员划分任务。由小组长划分任务,使团队内成员清楚任务目标,明确各成员该完成的工作,确定任务的开展顺序。一个项目需要由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分工变得尤为重要。由小组长按照成员的优势划分工作,通过小组长的协调,让各成员合理分工,提高对项目的感知程度,确保各类任务在小组成员合作下顺利进行。小组长应该在接到任务书后,分析任务书的内容,重新梳理任务条款并与组员协商,使小组成员可以清楚项目内容,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把握项目,按照项目要求自觉控制活动进程[5]。
(三)自主操作
小组成员应该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分析任务内容,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应该按照任务要求收集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料表,整理资料内容,按照任务需求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教师需要观察各小组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应该适当地给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任务进行判断与分析,围绕任务要求整理课程知识,按照解决方案进行实践,这些对学生而言有较大的挑战。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逻辑思维不严谨,受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制约,导致活动无法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制造了不少的困扰。如果该情况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还会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造成压力。教师应该发挥指导、协调的作用,解决学生在学习阶段出现的困惑,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项目任务,让学生按照项目中的各类任务,重新梳理思路,结合掌握的信息与项目任务,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按照设定的方案执行工作。由此可以使学生参与项目活动,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处理问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