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思考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2022-02-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罗吉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本文字数:2537

  [摘           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中“产出导向”,要求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小学教育专业近3年的就业情况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师范专业认证的视角分析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探讨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并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质量提升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师范专业认证;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师资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094-03
   《中国教育现代2035》指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来源。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其中,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地方综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生源来源单一、结构简单,有一定局限性和突出的特点,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近3年的就业情况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从师范专业认证的视角分析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追踪分析学生毕业3~5年的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调研,探讨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对提升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质量提出建议。
   一、小学教育专业就业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的调研
   (一)小学教育专业近3年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情况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调研对象,统计小学教育专业近3年毕业生获教师资格证书率、就业率等情况(表1),并对学生毕业后去向和就业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主要从读研、政府及事业单位(教育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非教育部门)、国有企业、外企、其他企业、入伍、出国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从对近3年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分析,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匹配度、用人单位满意度都比较高,就业质量较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大多在小学任教,近3年教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94.83%,2018—2019年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89%以上。2020年7月底毕业生初次就业率58.14%,但截至2020年9月专业就业率达92%。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当地重点小学任教,2020年2名学生分别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读研。
   (二)用人单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86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获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调查结果如图1。用人单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满意程度较高。“满意”以上达到87.9%,比较满意的占12.1%。主要体现在就业现状满意度、工作与职业吻合度较高。用人单位评价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很快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分析
   根据毕业生毕业后3~5年的综合表现,经数据统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从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人际关系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图2所示,从“满意”选项占比看,职业道德占75.58%、工作业绩占60.47%、人际关系占66.28%、专业技能占61.63%、团队精神占65.12%、吃苦精神占66.28%、纪律观念占69.77%、沟通能力占62.79%、创新能力占54.65%、心理素质占61.6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与素质提高还有期望,10个指标中,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满意的比例占54.65%,其次是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待提高的素质期望分析
   从86家用人单位调研数据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竞争意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对照师范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高,就业专业吻合度高
   从表1中显示,根据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在政府及事业单位(教育部门)工作的比例较高。小学教育专业生源女生比例高,近3年占比均在93%以上,大部分来自广西的市、县地区,学生认可从事教育工作,积极报考公招、特岗教师等岗位,并选择回家乡就业,分布在小学、初中阶段任教,稳定性较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补充。
   (二)毕业生综合能力素质达到毕业要求,创新能力、专业技能需再提高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是“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认证标准“毕业要求”8条分别是: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級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3]。从图2的调查指标满意度情况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达到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3个指标的满意度排在末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图3中显示,创新能力、专业技能是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能力素质。总体工作业绩满意度占比60.47%,反映出学生在毕业后3~5年,从适应期到稳定期过渡时间较长。毕业前实践教育和工作能力积累还有所欠缺,应加大见习、实习和研习等实践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还需要加大职后培养力度。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