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苟天会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本文字数:2482
[摘 要] 中职阶段是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时代的新人,中职
学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对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教师加强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对于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感进行培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不过,现阶段,中职
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一系列问题,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才可将学生的成长与爱国主义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基于此,要以中职学校作为切入点,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进而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意识,付出自己的努力回报祖国。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06-03
要想实现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每一代人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现阶段,我们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而学校的教学也需要立足学生,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利用更加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付出自己的努力。而现阶段,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数量比较多,而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因为他们外部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他们才出现了享乐思想。一些学生缺乏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而中职学生作为时代的新人,需要更好地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践行。怎样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效祖国,成为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职学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对策,进而使得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与家国共同成长。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一)爱国情感
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主要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还有为国献身等精神。对中职学生而言,民族自豪感最主要是指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而深感光荣的那种情感。这里不但包含着对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的自豪,还包含着对自己是社会主义大国公民的自豪。中职学生的民族自信主要是一个坚信,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职学生的为国献身精神,则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进行实现,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智慧才能,并经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报效祖国[1]。
(二)爱国思想
爱国思想需要中职学生了解爱国的内涵以及具体表现。首先,中职学生必须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力量而言,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上,而爱国主义精神也正是其中的核心。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推动之下,国家各族人民都在奋斗中,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精神。在党的带领下,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不断丰富其中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非常伟大的时代精神内涵。所以,中职学生必须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基于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更好地对中华文明进行继承。其次,中职学生必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进行深刻理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后,中职学生必须要对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同,要想认同自己的国家,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对国家坚定的信念。
(三)爱国行动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爱国的行为既可以体现在诚实守信、贡献社会等良好职业行为中,又可以体现在遵纪守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的依法治国行动之中;还可以体现在为灾区募捐、担任社会义工等志愿的活动中;当然也可反映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励志活动上。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只要拥有了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言行,那么都属于爱国的行为[2]。
二、中职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中职学生缺乏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文化基础方面比较差,而且有一些学生会更加注重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对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没有更加正确的学习理念。因此,他们就会缺乏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学生自身学习意识比较差,所以他们对于国家的过去以及未来就缺乏一定的理解。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盲目崇拜,这就导致学生心中产生更加狭隘的自我主义意识,就不能够更好地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容形成更为生动的理解,在推动一个国家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就无法作出更为积极的奉献。
(二)社会以及家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一些学生成长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的环境之中。社會上那些利己主义思想以及拜金主义思想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些中职学生更加倾向于利用网络来对一些消极的信息进行了解,进而追求刺激,也就忽略了对国家正能量信息的查看以及了解。不仅如此,一些中职学生在家庭中会受到父母的宠爱,没有足够的忍受力以及判断力,更注重于自己的个人享受,忽视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事件的关注,这就会使得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些方面的内容没有更加生动的理解,也就不能感同身受,从而影响学生良好爱国主义观念的正确树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