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雪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本文字数:2568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
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而“教—学—评”三个环节脱节或不一致的课堂无法培养核心素养,所以,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要以目标统领“教”“学”“评”三个环节;要以评价任务贯穿中职
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先掌握评价任务特点,再根据特点实施提前策略和对应策略设计评价任务。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中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数学课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48-03
核心素养版数学课标的出台,预示着中职数学课堂走向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踏上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高速列车”,其目的仍然指向提高教学质量。新时代的教育质量不囿于成绩这一评价方式,更重要的是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
中职数学课堂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这一环节,而忽视“学”与“评”这两个重要的内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紧跟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时代步伐呢?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目标引领,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领头羊”。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评”三个环节统一于教学目标。新时代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要从“双基”“三维”升级到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高度。
中职数学教材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不等式”共四节内容。它包括“不等式的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含絕对值的不等式”四个小节。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目标时,以单元目标统整这个小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把目标导向中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六个维度的内容,各小节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这几个维度设计,并用这些目标让课堂的“教”“学”“评”保持一致。
(一)学科核心素统领“教”目标
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教”的目标长期停留在“三维”的层面。新课标的执行,,让中职数学课堂中“教”的目标上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高度。“教”的目标设计应遵循核心素养唯一的原则。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的目标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来设计。“教”指向中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一元二次不等式”设计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目标如下。
“教”的目标:(1)核心素养之一数学抽象:能从二次函数的图象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并理解这一概念;(2)核心素养之二数学建模: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构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数学模型,并把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3)核心素养之三逻辑推理:能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归纳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三个步骤;(4)核心素养之四直观想象:能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等问题,并进行直观的解释;分析、比较代数法与函数法的解法,选择更为直观、有效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答方法;(5)核心素养之五数学运算:能用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正确运算。
“教”的目标紧紧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这六个维度来设计。这是中职数学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关键步骤。
(二)学科核心素养统领“学”目标
“学”与“教”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中职数学课堂“学”的目标根据本节课“教”的目标来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统领“学”的目标。“学”目标的设计可以采用“主体+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表现”来表述。
“一元二次不等式”设计如下“学”的目标:(1)学生通过画函数图象,了解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模型,并学会解模;(3)学生通过实例,运用逻辑推理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4)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理解直观解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等问题;(5)学生通过运算,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学会运用。
这五个“学”的目标与“教”的目标保持一致,始终围绕数学学科素养来设计。目标一致、效果一致也是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重要标志。数学学科素养让“学”的目标与“教”的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
(三)学科核心素统领“评”目标
中职数学“评”的目标往往被忽视,这就造成“评”与“学”“教”不一致性的问题。课堂评价目标先于教学进行设计,其设计要遵循“所评即所教、所学”的原则。即评价“学”“教”的目标有没有达成、达成到什么程度。课堂的“评”不是笼统地“你真棒、你真好”,这种评价是无益的,更是无效的。因为它无法明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因此,“评”的目标也由学科核心素养统领,并时时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保持一致。
如评价“一元二次不等式”“学”的第3目标——逻辑推理时,教师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ax2+bx+c>0和ax2+b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