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学校思政课程“1+N”教学模式构建途径探究

2022-03-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黎俊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本文字数:2504

  [摘           要]  进入新时代,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以及学生自身思想认识、人生定位、价值观念领域诸多缺憾的凸显,使思政课程教学在中职学生认知发展层面的价值与意义更加显著。而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基于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1+N”教学模式构建途径,以借此来实现对教与学策略的深度变革,助推学生健全人格与完备意识建立,为确保新时代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向着全新的高度与纵深领域迈进而助力铺路。
  [关    键   词]  新时代;中职思政课程;“1+N”教学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51-03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有关中职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手段的探究,成为新时代每一位中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议题与重要课题。尤其是教育部在2020年2月所颁布的全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落地生根,更对新时代的中职思政教学提出了更高定位和全新要求。其多次强调:中职思政课程是“落实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思想与内涵的解析,并将其深度迁移至全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教学措施落实领域,来助推新时代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彰显育人功能,则不论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还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落实新时代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时,应以“1+N”教学模式为引领,切实加强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对学情的深度关注与充分了解,变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途径,创新教学策略。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好地助推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正确价值观念、积极人生态度的培育与塑造,并凸显思政教学的教学功能与育人价值。
   一、现阶段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思政课程是中职文化基础学科的重要构架,其重在落实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思想认识、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而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抓手”的中职学校而言,由于学生在学习习惯、思想认识、人生定位等领域的问题居多,加之学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过分重视,以致思政教学的开展处于被淡化、被搁置的境地。而随着国家有关加强中职思政教育一系列文件、要求、政策的提出与落实,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普遍重视。因此,针对现阶段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加强研究与分析,并积极探寻改进对策,方可更好地促进思政教学的育人使命与功能发挥。
   (一)教学定位存在偏差
   由于受到“就業”“技能”导向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在教学定位上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政教育的现象。这一问题的凸显,导致多数师生对思政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而有关思政领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情怀渗透,则处于搁置状态,教与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难以保证。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上,对思政教学的目标规划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明晰、不深入之处。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使思政教学、思政教师、思政学习三者之间的衔接彼此割裂,难以形成合力,思政课程在学生意识形态培养领域的作用自然难以充分发挥。此外,源自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以及一些不当网络文化、思潮的冲击,更使新时代的中职思政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与严峻考验。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思政教育的开展,重在引导、浸润、感召,以切实激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共鸣,来确保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但是,由于受到思政教师以及思政教学边缘化现状的影响,很多思政教师在教学内容、项目选择上,也习惯了强制灌输、直接讲授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内容的构建不够深入、充分、到位,以及很多教学理论普遍比较空泛,且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自然难以彰显,教与学的实效性自然难以保证。而过分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束缚,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想认识提升、价值观念塑造、健全人格重塑等目标势必难以达成。这些问题的日渐暴露,更加说明了加强全新中职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三)思想认识亟待提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若教师、学生在思政教学领域的思想认识不能得到切实转变,那么新时代的中职思政教学必然难以真正凸显其价值与意义。而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由于教师对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不重视,照本宣科、固守课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以致很多学生在思政学习中缺乏动力,其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人生定位等领域的很多问题必然无法得到充分解决。而且,很多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学多由非专业教师担任,无形之中更是影响了教与学路径的拓展。加之很多教师在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且对党和国家有关思政教学的要求、思想等解读不够深入、充分、到位,导致其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难以走出传统思想与观念的桎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所构建的教学活动,与新时代中职思政教学开展需求差距较大,更是严重束缚了全新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1+N”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解析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育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对于“1+N”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深度践行,且对中职思政学科的育人使命践行,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