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邵丹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本文字数:2703
[摘 要] 随着民营航空业的发展,航空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将重庆高职院校空乘
专业发展作为研究的实例,经由对这一
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策略等开展分析,提出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战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7-0097-03
一、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和其他多个国家的经济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也变得更加频繁,各个地区的商业、旅游和合作明显有所增加,这也为我国航空业的全面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按照我国相关权威部门提出的《2013—2032年民用飞机市场预测情况年报》中的要求来看,未来很可能会进入大众航空的时代,20年之内,我国的航空市场需要有干线、支线客机的数量大约是5300多架。我国的民航在之后的20年的时间里大约需要人才24万。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一段时间内航空行业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的问题会比较凸显。我国人事科研部门针对人才需求予以估计后,发现我国在今后发展这些相关事业的过程中,服务领域人才会大约出现200万的缺额,因此有必要对人才进行扩展,而航空服务类项目也包括在其中。
在我国,民营航空企业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保持了逐渐增长的态势,而且对航空业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提高,笔者对这一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策略等开展分析,可让空乘专业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也可实现其理论教学和实践的相互对接,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空乘专业研究问题的方向
(一)研究问题
1.分析重庆市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
2.剖析重庆市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提出重庆市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建议。
(二)创新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专业建设的相关理论,有助于重庆市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优化,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本研究也为相似背景下的其他院校开设空乘专业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
对于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管理,研究成果多体现在教学过程管理和与校企合作办学方向,这些成果为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如李晓鹏(2020)以校企合作模式开发突破口,重点阐述了在以学生为中心基础上构建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校企“1+N+1”合作模式。于莉(2020)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上借鉴战略管理的“SWOT 分析”,提出了符合学院特色的“二三四二”模式,研究视角新颖,为研究院校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而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根据全国“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出构建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校企“1+X+1”合作模式。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管理的研究多着眼于微观,以教学过程或就业视角展开,文献多集中于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管理。从民航对于空乘人员的现实需求来看,现有的理论研究和解决对策不适合直接套用在重庆市高职院校的空乘专业建设上来。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从民航专业服务产业视角出发,通过研究重庆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与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现状,重点分析空乘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力求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創新性。
(三)研究框架
三、重庆市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在重庆市,高职院校是培养空乘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而重庆本科院校只有重庆师范大学设立该类专业,很多中职院校也设置该类专业。重庆市目前就有近10所高职院校设置了空乘类相关专业。
(二)课程体系建设
重庆某职业学院跟随国家教育改革步伐,依托本校办学实际,对空乘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性调整。不仅明确了教育重点,还设置了满足社会需要的核心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对于空中乘务专业,重庆某职业学院所确定的办学宗旨为:坚持“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出彩创造机会”的办学理念,坚持“把握四个服务,推进依法治校,彰显旅游特色”的办校思路,做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的五有人才培养标准,形成“1+X+1”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获得相关民航职业证书,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不断掌握岗位技能;利用课证结合、校企合作教材及开设精品课程的方式,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准备条件;加强空乘专业教学的创新,增加实训课的比例,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考试,为就业增加砝码。
首先,建设精品课程。根据航空公司的人才招聘需要,学校设置了多门主干课程,即民航客舱安全管理、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客舱设备、机上急救、民航服务英语、民航服务礼仪、民航乘务员基础教材等。为了实现独创性办学,重庆某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还依托学校优势设置了全国“1+X”空乘证书考核院校考点、院级骨干专业,多名教师获得院级优质课题,构建了梯次课程体系。依托课程创新,学生能够快速习得专业关键知识,为参与社会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建设校企合作教材。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会让学生的观念与行为脱离实际,,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重庆某职业学院以《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为参考,以技能培训为出发点,由合作企业方退役乘务员和校内专业空乘教师共同参与教学。一部分使用校企合作企业的合作教材,共同合作一起完成《民航客舱安全管理》《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对实训中项目教学的应用途径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多本理论结合实际的专业教材,如《机上急救》《空中乘务礼仪综合实训指导书》。这些校企合作教材体现了理论结合实际要求,为学生参与实训,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了充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