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2022-03-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黄倩怡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本文字数:2475

  [摘           要]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孕育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梳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蕴,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困境,探讨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路径。这不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还拓宽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方式和空间,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红色基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130-03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红色基因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深处,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实践中凝练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成果,是特有的“精神财富”。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号角,从长征播下的革命火种到革命圣地延安的抗日烽火,從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年代,这是一种不断传承的红色基因。[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色基因,把这一宝贵的优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革命年代孕育出来的,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伟大精神谱系。红色基因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体现出来的爱党爱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传承和发展,深刻体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的感召力。
   (一)红色基因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红色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血脉相连,充分展示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担当。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内容和素材,而且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思想政治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重温红色历史故事感悟和传承红色精神。通过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模式,增添和补充革命先辈的事迹、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红色故事等鲜活素材,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提升教学的时效性。
   (二)红色基因具有强有力的育人功能
   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面对互联网空间信息多样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建设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以理想信念作为红色基因重要的文化内涵,凸显了无数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承红色先进文化更高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红色基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顽强拼搏的伟大品格,通过革命年代涌现大量鲜活的典型人物案例,让青年学生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实质,促使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践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进取的良好行动。
   二、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困境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建设成效显著,然而新时代对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入效果仍有一些困境亟须破解。
   (一)教学过程的方式“简单化”
   一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受限于自身的学术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拘泥于课本范围内的知识梳理,教学内容较为空泛,没有进一步拓展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讲解,难以将史论有效结合,育人深度不够。授课中不能只是浮于知识点和历史事件的浅层讲解,简单地把相关的红色故事的案例加入,更不能把课程设计为了导入案例而导入。这不仅无法有效及时地回应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学生还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如认为上课的教学内容和互联网资源一查即知,上课就是浪费实践,削弱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效性。二是思政课教师在涉及红色基因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时缺少传播宣传的途径,学生的了解和掌握仅仅在思政课堂、附近免费红色文化旧址、党团组织的活动、文化宣传栏等,导致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难以通过红色基因资源来吸引学生。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实施办法不够完备,只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加强教育,,向学生传播学习革命精神或树立榜样,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红色基因学习机制。[3]。
   (二)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削弱化”

相关文章:
  • 1 重建设 强管理 创特色
  •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 3 趣味作业之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的管理
  • 4 初中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理念初探
  • 5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 探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7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8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9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10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