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生理学知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郭绪毅 胡英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本文字数:2570

  [摘           要]  人体解剖学是以研究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组成部分以及结构为主的科学性学科,是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人体解剖学以描述人体组织各个器官组成形态为主,由于此内容无需过多理论性知识叙述,但名词解析等知识需要学生有效掌握,此部分知识虽易懂,但也较易遗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效果,是医学专业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虽人体解剖学烦琐,但生理学知识与此密切关联,在临床教学中,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就如何将生理学知识融入人体解剖教学中展开了论述,以期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  生理学;人体解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151-03
   生理学属生物科学分支,主要是研究生命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规律和有机组成,与人体解剖学同属科学研究范畴。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虽密切关联,但也有较大的不同点。生理学主要是以研究生命体内各个组织机理和原理为主,在讲解人体解剖学时,若借以生理学机理和原理的阐述说明,则更利于增进学生对人体器官组成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保障人体解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就人体解剖学定义展开论述,并进一步分析如何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生理学知识。
   一、人体解剖学概述
   从医学领域分析,人体解剖学主要是指研究人体基本形态和人体组成构造的科学性学科,属于生物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专业教学来说,人体解剖学是学习中的重要课程,此课程内容主要揭示了人体各个器官形态以及结构,并从医学角度向学生阐述了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行深入的医学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内的各个研究都有了明显进步,人体解剖学也由此在研究方法和教学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如按照人体组成结构,对人体各个组织以及器官进行逐一论述分析;按照医学研究需求以及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进行解剖教学等。由于人体组织以及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内在联系,因而产生了以解剖为主的医学专业教学课程,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体这个生命体各组织以及各部分器官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同时也阐述了各器官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从而在多变的环境中为人体提供能量,保持人体达到生命体形态。
   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生理学必要性分析
   在人体解剖学中应用生理学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一)将人体解剖学知识化繁为简
   人体解剖学知识虽无过多理论性知识论述,但知识容量较多,且内容枯燥烦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且人体各个组织以及器官之间运动时存在的规律性知识较为抽象,只依靠解剖无法给学生做科学性解释。而借助生理学知识,可将烦琐性知识化繁为简,可将抽象性知识直观化呈现,进而在教学时,可增进学生理解。从医学角度而言,生理学知识是以研究生命体运动规律以及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功能性学科。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在教学时通过人体各器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关系,为学生揭示其解剖学本质,则可在实践学习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通过生理学机理和原理性解释,加深学生记忆,保障学生能有效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
   (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就目前社会而言,医学领域需要综合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因此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而言,教师单一地传输理论性知识,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从学生长远发展来讲,要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要让学生获得综合实践能力,应在教学中渗透生理学知识。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同属科学性生物学科范畴,若能借助生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必然能够激发学生探究人体结构以及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强烈欲望,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教师教学中对人体结构知识稍加点拨,便可促进学生深入性研究探索,也必然能够提升创造性思维发展。
   三、运用生理学知识原则
   (一)适时引入原则
   在人体解剖学中结合生理学知识进行教学,首先要遵循适时引入原则,即不可开篇直入,也不可牵强附会,若不以实际教学学情为基础,则会失去引入生理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所以适时是基本,如讲解心肺等人体重要器官时,可适时融入相关的运动机理等知识,但要注意简明扼要,适时过渡,以生理学知识做辅助,以解剖教学为主导,让生理学知识在解剖课堂中画龙点睛,突出主体,人体解剖教学质量才可有效提升。
   (二)融入适度原则
   适时引入是基本,适度渗透是核心。所谓适度融合,即切莫让生理学知识喧宾夺主,要注意使用合理,若三言两语简单带过,形式化做辅助性教学,不会达到有效性教学效果。在人体解剖教学时,基于同主题教学内容,,在初始学习时,可用一两个课时,为学生做所学内容机理和原理的介绍,在演示和操作教学时,可以解剖教学为主,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借助生理学知识给学生思维点拨,但不可过度使用,如若主次不分,则会适得其反。
   四、生理学知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将生理学知识应用到人体解剖教学中,應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合理性融入渗透,不可在教学中涉及与之无关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进行强行渗透,顺其自然,顺势合理教学,才可达到两者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就人体解剖教学中融入生理学知识,以下论述中从人体器官、消化器官、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