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任瑞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本文字数:2927
[摘 要] 目的:分析多模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24名實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2名。参照组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用多模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临床带教方法评估。结果:实施后,参照组的考核成绩低于观察组;参照组的临床带教方法评估分数低于观察组,显示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开展多模式教学法能为实习生提供更生动的教学内容,使实习生更积极地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应用效果明显,可推广。
[关 键 词] 多模式教学方法;妇产科;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109-03
妇产科学是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专业学科,为医护院校的学生提供专业性知识。妇产科是院内的一个重要科室,每年都会为医护院校的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临床实习机会,使其能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目前,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多采取传统带教法,能为实习生提供专业知识、实际案例讲解等内容,引导妇产科实习生学习,但该种教学方法未能激发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临床带教效果不太理想。而多模式教学法利用问题教学法、标准化教学等教学方式,使临床带教变得更丰富,能激发实习生的探究欲望,使实习生更积极地学习,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效果[1]。因此,本次研究围绕多模式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详见下述。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2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2名。参照组中男实习生3名、女实习生9名,年龄20~24岁,均(22.34±1.58)岁;观察组中男实习生2名、女实习生10名,年龄21~25岁,均(22.41±1.69)岁。无资料差异(P>0.05)。
(二)方法
1.参照组
传统带教法:根据妇产科临床带教大纲制订课程计划,主要以实际案例讲解、理论知识讲解、临床实践等为主,带教老师为实习生提供自主模拟、练习的场地和使用器材,且及时回答实习生的提问,必要时为其提供需要的参考资料和建议。
2.观察组
多模式教学方法:(1)涵盖上组内容,同时开展多模式教学方法。(2)问题式教学法:用实际经典案例引导实习生思考相应问题,且鼓励实习生大胆发言,师生高频探讨,最后总结处理方法,使实习生的知识量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还可让实习生自由结组,为其创建轻松、舒适的环境,用问题引导实习生思考,制订解决方案,且以小组的形式模拟演练,改善实习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3)标准化病人教学:组织实习生根据妇产科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演练,让实习生自由结组,且相互扮演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教老师从旁观察,掌握每位实习生的思考方式和特点,然后组织实习生进行标准化训练,使实习生更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标准化操作、沟通方式等,提高实习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减少实习生与患者间的沟通问题。(4)模型示范教学:需结合妇产科病历、骨盆模型、临床实操等使实习生能近距离、细致地观察女性患者腹内结构及可能出现的病情,使实习生能快速将理论知识和实操等紧密结合,锻炼实习生的查体、诊治、护理等能力,减少实习生的胆怯心理和降低错误操作发生率。带教老师还需根据教学大纲准备好影像资料,使实习生能从模型入手,深度探究妇产科疾病,增加实习生的模拟经验,为后续开展临床工作做好铺垫。同时,,鼓励实习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完善实习生的思路,不断打破实习生的思维模式。
(三)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结束时的考核成绩(主要针对理论考核、实操考核、综合技能考核,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越好)、临床带教方法评估(用院内自制临床带教评估表对知识实用性、带教连贯性、师生互动情况、主动学习情况等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临床带教方法越好)[2]。
(四)统计学分析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