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三步”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实践研究

2022-03-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周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期 本文字数:2562

  [摘           要]  人物是小说组成的重要因素。鉴赏小说应学会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并从其言、行、貌入手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关    键   词]  小说;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4-0154-03
   一、提出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经调查发现,目前职校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低头一族”,他们喜欢刷微信,用QQ聊天工具,熟练使用各种新生的App,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不屑一顾”,更难静下心来读一些经典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职校的学生较普高的学生来说,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加之自身的文化素养等问题,不一定能够读懂经典。
   此项实践研究源于《红楼梦》节选篇目的教学。江苏省職业学校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提升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进而浸润人文素养。笔者尝试在本单元引领学生进入经典小说的精彩世界,教给学生分析和鉴赏小说的思路与方法。课前经过对学情的分析,发现不少学生对时下网络小说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经典小说却缺乏必要的思考,对于经典文学作品鉴赏还缺乏必要的方法。依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如何以课文为范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讲求教学策略。在该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运用情境、协商、会话以达成学生的意义建构。其中,以人物形象为关键点,按“三步”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小说鉴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该篇文章选自经典巨著《红楼梦》,,它是我国传统文学的巅峰作品,虽然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其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篇章来看待,涵盖了美学、建筑、饮食、人文等民族智慧。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红楼梦》这一文化作品并没有预期的浓厚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对阅读《红楼梦》心生畏难情绪,未能真正走进文章丰富细腻的情节,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学会欣赏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情境、协商、会话以达成学生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据此本课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探究”法。课前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为新授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引导探究法,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形成清晰的观念,着眼于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针对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等年龄特点,以人物形象为关键点,按“三步”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小说鉴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项实践活动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入手,选取王熙凤这一经典人物,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从人物的言、行、貌入手,走近人物,进而学会分析小说。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能够用所学方法阅读经典,在学习后一篇课文《祝福》时,能够较轻松分析出祥林嫂的人物性格特征。
   基于此,笔者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设计落实到微课中,供全班学生学习。目前,该成果已经在全校推广,并纳入学校规划课题的研究,将以点带面,引领更多的学生学会分析小说,尝试走进经典文学,热爱经典文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达成中等职业学校大纲提出的要求。
   三、基本内容
   (一)“三步”分析实践
   依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如何以课文为范例,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讲求教学策略。在该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人物形象为关键点,按“三步”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小说鉴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步,营造情境,分析人物语言。
   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介绍。”欣赏小说人物语言的过程,就是把握人物形象的过程。好的人物语言,共同的特点是高度个性化。因学生认知有限,往往不能够领略小说中人物语言的魅力。笔者运用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究人物语言的兴趣。教学伊始,教师即提出了两个问题:你认为课文中锋芒毕露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得出这个印象?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议论纷纷,并很快把关注点集中于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上,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课文中所写的王熙凤的语言。分析中,人物形象要依靠人物语言体现这一小说欣赏方法,学生能初步掌握。
   第二步,小组会话,欣赏人物外貌。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欣赏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的外貌描写,并要求学生探究这样描写表达了什么效果。每个组再选代表在台上作两分钟介绍。仍以王熙凤为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衣着、配饰、色彩、肖像等,并分析出王熙凤俗气和贪婪及美丽背后的刁钻。

相关文章: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 4 “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5 让阅读真的发生
  • 6 探究小学语文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
  •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
  • 8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 9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0 农村小学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和推广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