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翁白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 工匠精神即职业精神,是一个人职业道德、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体现的专注、求精、创新的精神。中职所开设的专业,需要服务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基于此,简述了中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论述了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意义,,探讨了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策略,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下提升
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以推动自身的全面提升与发展,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关 键 词] 中职
学校;思想政治;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33-03
在2016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到了“工匠精神”。他指出:企业要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提升产品品质。由此,工匠精神成了新时代的热议名词,如何提升国民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有效措施。作为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主的中职
学校,如何将中职生培养成专业技术过硬、职业素养高尚的创新人才,是中职学校一直探寻的核心问题。在国家转型阶段,顺应时代发展、具备高度责任心和创新职业精神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育人的灵魂,决定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和发展力。
一、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中职生自信心不足,缺乏目标
中职生是初中升高中分流的一批学生,这一群体在思想上、行为上有着显著的特点:(1)文化课学习的不足挫败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内心不自信、不信任他人,具有很强的防范意识。(2)缺乏自身发展目标,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学习上表现为实用主义心理,对与专业技能、升学相关度不大的课程缺乏兴趣。(3)因学习成绩不佳,不免受到家人、老师的责难,最终导致他们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情绪容易波动、对外界过于敏感,这些特点体现在思想上即态度不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低。在这部分学生眼中,思想政治就是与社会脱节的课程,更与自身的专业没有关系,进而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1]。
(二)教学方法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有的依然采取单一线下教学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趣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无法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另外,教學内容脱离了现实和社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导致理论知识一直停留在脑海中,无法促使学生付诸实际行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2]。
(三)教育合力不足,弱化了教学效果
通过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上还存在差距,思想政治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资金不到位等,阻碍着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效果。另外,“思政课程”任务逐步落实,铸魂育人还在等待“课程思政”的发力,全面育人合力不足。
(四)评价方式单一,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情况,进而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在匠人生产行为中提炼出来的精神,主要表现为持之以恒、诚实守信、锐意进取。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促进各个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例如:教育和护理行业基础设备和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和医学护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体现在现实中,幼儿保育和护理专业还处在被动状态,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幼儿保育和护理职业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职业,每天与孩子和病人打交道,要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恒心,同时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务实,这是工匠精神的特征。在幼儿保育和医学护理专业中渗透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可以让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细化育人目标,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提升学生的职业自主性和自觉性,进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和医学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3]。
(二)推动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培养多元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学生的自身素养与学校自身的教学能力、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中职生的能力和素养也会对中职学校的生源、社会形象带来一定的影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不仅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学校的人才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推动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工匠精神包含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将其纳入中职专业教学中,可以在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实现技能和品质的双重塑造,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懂创新,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20220406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