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恩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本文字数:2497
[摘 要]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服务区域发展的职能、注重技术技能等类型特征,“百万扩招”作为阶段性的招生政策,反映出职业教育变革的趋势所向。通过对当前高职百万扩招的现状分析得出,职业教育招生面临从层次到类型的认知转化之困、从知识到技能的考核评价之困、从封闭到开放的办学转型之困,要采用加强氛围营造、注重标准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来进行招生变革。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扩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94-03
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百万扩招”行动,从2019年高职扩招实施方案出台,到2020年、2021两年高职继续扩招200万,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和生源类别都大大增加,彰显着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特色。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百万扩招”作为“入口端”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伴随着生源扩充,职业教育迎来急剧发展与变化的时期,“职教20条”颁布、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职业教育法暌违25年重新修订,对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准确把握是在大变革环境下破除困局、找准路径、选对策略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
高职扩招绝不仅仅是招生数量的增加,而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彰显。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从国家层面明确将职业教育界定为与本科教育处于相同地位的教育类型,意味著职业教育不能再走遵循和模仿普通本科教育的路子,要在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类型的基础上来实施职业教育招生改革。
(一)以面向就业为导向,释放人才存量
职业教育承担着与普通本科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任务,相应地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培养的是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基于中国现实国情和长远发展考量,当前亟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六成以上,职业教育有着受众面更广、就业针对性更强的特征,正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二是产业化升级后存在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门槛是制约基层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都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劳动者素质,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扩招将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纳入生源类型,正是将学历教育转变为教育服务,将低端人力资源转化成学校生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源过剩。并且通过教育与再教育的方式,在职业院校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从而达到人才培养要求对接企业招工需求,全面提升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提高职业能力,使劳动力素质与人力市场需求得到重新匹配,人力供给侧精准适配人才需求侧,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服务经济为旨归,对接区域需求
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从社会分工来看,技术技能型人才参与到社会生产一线,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依靠地方和行业的优势和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培养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行业、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真实业务训练场景和全真的操作任务。可以说,离开了行业、企业来办职业教育,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办学的基本遵循。因此,职业教育的扩招和发展需要牢牢对接到地方、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强化省级统筹、多部门合作,从顶层设计到实践应用,从招生端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三)以技术技能为要义,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层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侧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职业教育的专业,各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和考核方式不同,而职业教育的共同核心技能是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职教育围绕产教融合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估是高职招生的重要内涵。扩招生源类别中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是亟待提升的劳动力存量,提升这类群体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在提升劳动力素质,也是服务于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的国家战略。
二、“百万扩招”的现实困境
“百万扩招”的数量目标虽然圆满达成,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考生、家长、学校、用工单位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存在固有的认知误区,招考标准和流程存在公平性与差异性的平衡困难,办学模式开放性和包容性仍然欠缺,分析这些困境所在是找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突破口。
2022041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