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十四五”时期河南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

2022-04-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牛俊旺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765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民办高校特色发展就意味着“创新”,要求打破循规蹈矩,开创千校千面、生机勃勃的局面。课题主要从认识、政策、制度和实践路径四方面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河南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对策,以期立足民办高校自身资源,找准办学定位,构建出独特特色的品牌吸引力。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认识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079-03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此期间,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特色办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河南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如何发展成为人才大省,除了公立高校,民办高校是一支迅猛崛起的力量。整合资源,硬件软件建设向高标准、高要求迈进,河南省民办高校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肯定。“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是当前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本课题基于分类管理视角,立足省情,在认真分析河南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认识路径、政策路径、制度路径、实践路径四方面出发,积极探索河南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对策,以期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有所启示,为民办高校治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十四五”时期河南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认识路径:确立特色办学理念
   1.立德树人创新引领行动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当前,正值“十四五”的开启之时,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机遇。为了推进河南省民办高校特色发展,需要从理念上转变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价值观,以人为中心,在重视高校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思想道德领域的教育,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道德领域多元矛盾及心理抗压强度等方面,让学生在学会如何提高成绩及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得起自己良心的高尚的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教育资源,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这样才更符合“十四五”民办高校特色办学的要求、
   二是优化立德树人内容。作为民办高校,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能力,还需要立足于“德”,必须具有独特的气质。要求传承工匠精神,根据学校教学情况,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活动,将匠人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社会单位及企业的联系,多举办实践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分挖潜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更早更深入地了解进入社会后应该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明确定位指导特色发展
   为了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必须明确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为指导,这也是实现特色发展的先决条件。唯有定位准确,才能确定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确定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否能够与企业、单位需求对接。而这些定位问题均绕不开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办学定位更为重要。长久以来,在招生等方面,民办高校始终落后于公办高校,甚至会受到资源挤压。这种情况下,一些民办高校会将公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作为追捧的对象,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这些想法和思想是不可取的,不切合实际且无益于民办高校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树立。为此,在“十四五”时期,河南民办高校要立足于实际现状,准确定位,应将“创新规范,促进自身健康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校”,要始终坚守办学的初衷,将“办好学”摆在首位,关注自身问题,,以创新规范为基础,以满足现代化产业发展为标杆,坚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在明确的定位指导下充分引导民办高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二)政策路径:服务地方创新赋能
   人才是最珍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座城市永葆活力的必备条件。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容器,更需要懂得如何发挥人才的价值与作用。河南位于中原腹地,从古到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学者,为地区发展与国家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目前,河南民办高校数量较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和国家发展,民办高校必须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为地方创新赋能。但是从现实来讲,民办高校在地方发展当中,想要发挥其服务功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内部机制方面分析,目前,许多民办高校不具备专业、自有的技术转移机构,多数是通过科研部门来完成,在专业性、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从外部环境方面来讲,高校学科设置也并非完全匹配当地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匹配度不高,影响人才和学科成果输送。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畅通性,进而影响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为了推动民办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应借鉴先進经验。一是积极运用生态思维,建立推动民办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相关机制。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点,机制建设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基础前提。为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和河南省相继修订和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同时需要高校发挥其优势作用,健全服务地方发展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作用要凸显出来,将其引导和催化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借助政策的东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二是积极运用平台思维,整合高校资源建设科教园区。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当中,最关键的平台为“孵化器”,创业项目与资源间能否无缝对接是衡量孵化器的重要标准。在寻求优质项目之外,如何为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深度服务同样是一大难题。为此,应积极引进并梳理民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项目和科研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按批次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将金融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有机结合政策、资本、科研和市场的作用,在产业转化、产业升级、产业引领及人才聚集等方面发挥民办高校的积极作用。

202204172052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