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探究

2022-05-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林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902

  [摘           要]  众所周知,在教育工作组成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在教育学术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存在教育缺失的现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质量、水平低下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都具有负面影响。故此,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这对于国内的教育工作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04-03
   将中华優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其对国人的思想、行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能够帮助国人找到自身的历史归属感,同时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然而部分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未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既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亦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一、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一)思政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集体生存发展形成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娱乐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国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其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而且思政教育工作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1]。为此,在当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出现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而是要使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二者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都具有重要的教化和育人功能,并且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塑造和行为规范引导方面。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文化艺术修养和个人自身的人文素质,不仅具有引导人行为执行方面的功能,还能持续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形成正面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对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的影响,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规范,这是现代社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长期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精神、含义等都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譬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人伦、崇道德”的良好伦理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方面的功能,其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任何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其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空洞和形式主义现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情感和态度
   由图1的数据显示,97.4%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积极、愉悦的态度,不到3%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消极态度。44.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产品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用先进、新颖的现代文明代替腐朽的封建文化,把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新形式、各种交流平台和现代文化观念来接受,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倾向于在日常课程中传授各种科技理论,导致在人文和思想教育,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方面没有投入。我国高校思想教育中缺乏优秀的文化教育,因此正在引发各种新问题。比如:教育学科过分强调工程教育模式,因此存在重大的缺陷。但是他们缺乏情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教育不满意,明显缺乏对人性重要性的认识。
   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种优质的人文教育项目也被提上了日程。我国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学术的广度和多元化。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肤浅的,采取的教育措施也没有产生实际效果,采取的做法也没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在优质教育号召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未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很多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融入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从过去发展起来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反映;是存在于民族土壤中稳定的东西,但又是动态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渗入了不同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使国内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成长。高等教育的德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多元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保证经典诵读课题的实施,部分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礼”遇经典》等,使新时期的思政教育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

202205032128

相关文章:
  • 1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2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3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4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5 习得缩写方法 掌握缩写技能
  • 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
  • 7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研究
  • 8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 9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10 微信平台在家校亲子共读中的作用解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