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杨佩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559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基于“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特点及教学问题为依托,提出在工匠精神视域下与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融合的必要性、现有基础与保障以及基本思路,同时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工匠精神;教学改革;“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37-03
   工匠精神理念强势回归,已然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珠宝玉石、玉雕行业引进先进技术,使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加剧,这使得当代行业工匠精神缺失。当今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文化内涵、时代内涵,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利用多层面的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整个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弘扬工匠精神既是实现产业升级、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的现实需要,又是在职业教育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重任落实落细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1]。
   本文主要从新疆职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结晶学与矿物学”出发,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度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围绕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特点及教学问题,分析了工匠精神视域下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融合现有基础与保障,最终提出了工匠精神视域下“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具有工匠精神理念,使其成为政治素养过硬、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技艺精益求精的人才。
   一、“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一)“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特点
   我校“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作为高职宝石学专业入门级专业基础课,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是宝石鉴定、玉石鉴定、有机宝石学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形象能力要求较高,实际教学难度较大。根据鉴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将课程分为“结晶学”和“矿物学”两个教学部分。
   (二)“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该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刚入校的大学生本就对专业了解甚少,抽象的空间想象结晶学内容让学生惧怕,繁重无规律的矿物学知识让学生退缩,学生层次的不同导致任课教师授课难度较大,,运用单一的教學方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
   2.之前“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总学时是68学时,但是由于培养方案等原因,调至为目前的51学时。该课程作为其他专业课的先行课程,这门“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学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学习,教学任务重。同时,在实际授课时,受学时及其他教学的影响,很多课程内容讲解过快,学生接受程度受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能力,教学效果欠佳。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鉴于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需求,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一)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提供新鲜力量
   在新疆高职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力、同行,而且使新疆高职院校学生提高了文化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历史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实际教学中由于学分和学时的限制,思政课占总学分13%,其余87%的学时都设置了专业所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和工匠精神元素,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进一步促进“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
   (三)现代学徒制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巨大机遇
   我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于2015年被确认为国家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学生在校企平台基础上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玉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滋养,又受中国玉雕大师榜样力量的熏陶。让“匠心”意识入学生心、入学生脑、入学生课堂,实现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培育的有效结合。
   (四)“结晶学与矿物学”是高职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课程开设于本专业大一第一学期,新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
   由于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必须根据我区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思考,融入课程思政这条红线是必经之路。让思政元素、工匠精神润物无声地进行人文情怀熏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这也为后续课程的开展起引领作用。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思政融合现有基础与保障
   由于我校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培育的融合还处于摸索状态,对专业课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融合的现有基础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融合。
   (一)校企深度合作,为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提供实践平台
   2012年,我校与新疆诚和和田玉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创建了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园区,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搭建了“从原料鉴定、设计、加工、营销”为完整链条的和田玉产业及教学实训基地,为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实践平台。

202205032129

相关文章:
  • 1 重建设 强管理 创特色
  •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 3 趣味作业之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的管理
  • 4 初中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理念初探
  • 5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 探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7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8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9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10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