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秦铭谦 曾青松 刘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577
[摘 要] 通过对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政府采购网和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101个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开招标并已实施虚拟仿真类采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不在上述网站中)项目分析,从高校建设情况、参与高校建设的企业情况剖析,发现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建设存在投入大、成效少、不同专业差距明显、地域发展不均衡、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少、企业处在研发阶段等现状,并对此提出通过政策引导、校企共建、培育孵化等方式改善。
[关 键 词] 虚拟仿真;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00-05
虚拟仿真,即利用计算机技术,高度仿真模拟各类技能训练所需的操作环境和操作过程,使学习者在特定的仿真操作环境中反复练习、实践,并掌握相应技能。高职院校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教学硬件设备更新频繁、实验耗材大量堆叠、资金投入巨大、实验环境建设重复、实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这种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形式能够拓展学生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实验教学要求高的教学大纲顺利实施。
一、广东省高职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现状分析
(一)投入经费逐年增加,,政策导向有效助推
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和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笔者通过检索“虚拟仿真”“虚拟现实”“VR”关键词,筛选广东省地区所有含上述关键词的招标项目且成交或中标的高职院校虚拟仿真项目,并选出采购人属于高职院校的采购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已有37所广东省高职院校发布虚拟仿真类采购需求并已实施采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不在上述网站中),共计101个相关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采购数据”),投资总金额累计1亿1931万余元。其中自2015年至2020年期间,虚拟仿真建设的投入金额逐年增加,从原来的316万元增长至4204万元(如图1所示)。
广东省在承担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中提出,计划于2018年前建成一批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为加快各高职院校的建设,广东省教育厅通过将“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纳入2017—2020年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中,对省内各高职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进行考核立项,使2017年全年虚拟仿真建设的投入金额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是上两年度的两倍多。
2020年,教育部计划遴选100个左右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并出台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26号)》,再次在全国各高职院校中掀起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热潮,投入金额再次出现大幅增长,且预计未来两年内相关建设的投入将大幅增长。
(二)不同专业投入差距大,成熟专业建设投入占比高
通过对上述采购数据的分析,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版),将采购项目支持建设的专业分别对应归类后,可见在十九大专业类别中,当前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这两大类相关专业,尤其是电子信息类别超30%,其次是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和资源环境与安全,最少投入为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与粮食两大类别,而水利、生物与化工、新闻传播、公安与司法大类尚未有相关经费投入的建设。
因近几年广东省各地区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和土木建筑大类相关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政府和企业在相关产业的投入较高,为加速这类行业的人才培养,激发市场对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和土木建筑行业的虚拟仿真产品的需求,孵化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虚拟仿真产品,加上这类行业在人才培养上受限于设备昂贵、场地需求较高、安全隐患高等因素,高职院校愿意通过投入资金直接采购现有虚拟仿真教学设备和资源快速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室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实训场地搭建方式,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比如,2020年12月18日开标并以238余万元中标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虚拟仿真中心项目”,高校培养飞机维修人才,如采用传统的培养方式,需要搭建一个至少配有3~5台不同型号的飞机、以及可以容纳这些飞机的厂房,厂房跨度至少100米左右,高度至少20多米,并且厂房内对进出门、采光、通风、防火、防潮、保温等有特殊的要求,对厂房的建筑要求较高,加上飞机反复拆装的损耗费用,搭建的成本远远高于购买一套虚拟仿真系统。
同时,从图2中也不难看出,虛拟仿真在行业的应用覆盖面上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高职院校的专业分布、职业教育资源应服务地方经济,故而广东省内的职业院校需与广东省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匹配。2019年,广东省已制定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国际金融、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的发展,但当前在装备制造业、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物流、旅游等专业的虚拟仿真建设资源投入未超10%,甚至低于2%,仍存在可投资建设的空间。
(三)成果尚未实现有效推广,地域存在明显差异
按高职院校所处地理位置分布统计虚拟仿真建设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金额的占比情况,如图3所示,可见广州市区内的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建设投资金额占比较高,达69.3%,其次是佛山市区的高职院校投资金额占比为7.3%,东莞市内的高职院校投资金额占比为6%,珠海市内的高职院校投资金额占比5.7%,其他市的高职院校投资金额占比低于5%。
20220507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