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2-05-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本文字数:2476

  [摘           要]  基于目前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要求和会计类专业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中的目标思路和融合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解決方式,以突破会计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思政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关    键   词]  会计教学;思政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61-03
   一、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政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各高校应在授课过程中强调育人、育才,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至此,思政教育不再只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个知识传播渠道,利用授课的方式迅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政策上来说,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必须融合。
   (二)思想教育的实际需要
   从前,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是“两张皮”:专业知识由专业老师授课,思政课程由思政老师授课,两者走不到一起,育人工作也因此而局限。大学教育不单只是教授专业知识,更要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美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等,靠着仅有的几门思政课程,难以达到全方位、立体的育人要求。从思想教育的实际需要来说,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必须融合。
   二、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的目标与思路
   (一)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能够运用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来确定问题、找出证据并作出相应的结论,以便理解自然世界的各种改变的能力。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累积的。会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倡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会计类知识科学地评价社会的相关现象,客观地处理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实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者和塑造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课堂的关心、爱护、尊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尊重,同时积极维护教育公平,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将自己获得的人文关怀反馈成对社会、对他人的人文关怀。
   (三)树立财会工作的职业道德品质
   会计专业课程一般开设于财会专业中,其对象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未来这些学生大部分都会从事财会岗位的工作,而财会类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特别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假账问题频出,会计师事务所屡次因为不公正审计而被处罚甚至倒闭的新闻比比皆是,可见财会工作者尤其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品质。会计类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锻炼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和坚持准则。
   (四)明确企业经营伦理规范
   一个企业要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谋求长期资本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及因此带来的成本,并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明确企业的经营伦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对于消费者,要生产安全可靠高质量的产品;对于同业者,要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对政府、社区应该执行相应的法令法规,按时纳税和保护环境等。财会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后,就是企业的一份子,也应同企业一起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企业经营伦理教育不仅能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财务人员和创业领袖打下根基,也能减少日后商业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三、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难点
   (一)课程特点导致思政教学难评价
   会计专业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且课程特点决定了其大部分教学内容为会计理论、会计记账、会计分录、财务报表、财务分析和计算等,知识点明确,其考核评价方式一般以试卷来体现。而思政教学的内容是慢慢融入课程的,并不一定是某一个特定知识点,若强行将其加入试卷中设计成题目也会显得非常生硬,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很难像专业知识一样用试卷的方式对思政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必须另辟他法。
   (二)应用缺乏导致思政教学难深刻
   众所周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课堂上的思政教学只传输了思政的精神理论,但如果仅局限于此,思政教学的成果就仿佛失去了一半的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花了时间,却没有转化成实际的应用,如同过眼云烟一般,,隔一段时间就忘了,这样的思政教学难以深刻。因此,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将课堂上讲到的思政精神融会贯通到实际中,使学生对其有更加充分的认知,且深深刻入脑海中。
   (三)课堂时间少导致思政教学难深入

202205152212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