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梦丽 高立营 吕月霞 宿艳彩 杜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本文字数:2498
[摘 要] 科技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学院积极引导推动科技竞赛、建立学生比赛传帮带体系以及设立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参与科技竞赛,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就业并提高了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实践证明,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效显著。
[关 键 词] 科技竞赛;人才培养;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85-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1]。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对当今高等教育新的期待和要求。以学生科技竞赛育人为基础的实践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逐渐得到认同[2]。科技竞赛是通过使学生参与竞赛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学科竞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政策上鼓励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参与竞赛的成果也作为展示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形式之一[3]。
科技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方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4]。科技竞赛可转化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建设内容,已成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和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技能训练、科技作品设计等方式,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特定规则下开展的竞赛活动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明显[3],既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创新冲动,又能使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的培养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5]。参与科技竞赛可以培养出富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创新、复合型优秀人才,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科技竞赛育人方式探索
科技竞赛是在应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又包含其他各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其提供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调动学生学习和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专业学习和训练[2]。
我校非常重视组织大学生参与各项科技竞赛,学院也多举措促进广大学生参赛。以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通过完成科技作品、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锻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形成创新能力,为进入社会后的专业创新和全面创新奠定基础[6]。
(一)赛前动员,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学校和学院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省、校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高参赛学生的广泛性[7]。在赛前向低年级学生进行充分宣讲,通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广泛宣传各项竞赛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各项竞赛中得到锻炼、从中受益。国家级和省级竞赛通常会先在学院、学校举行初赛,提高竞赛的覆盖面,打破参与科技竞赛的人数限制,使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初赛、复赛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和团队参与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使竞赛育人由点及面辐射大多数学生。如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每年组织优秀指导教师和往届获奖学生提前宣讲,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省赛前先组织校赛,不限人数不限项目,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评审答辩由高级职称和比赛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评委,指出学生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择优推荐省赛;出校赛作品在指导教师、竞赛组织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直至参加省赛。
(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对于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各项能力的成长至关重要。高年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不断丰富所学知识,各项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得到了充分锻炼,也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本科生参与学生竞赛活动,学生自己组成项目小组,以团队形式设计实验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项目构思、实物模型或实验测试,总结项目结果。鼓励大一学生参与项目,大二、大三年级的项目要带上大一的学生,在团队的密切交流和合作中相互学习,使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训练经验在不同年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传承,发挥传、帮、带作用。借助创新实验室,有比赛经验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在作品构思、项目制作、报告撰写、答辩过程、作品展示等各个环节交流学习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低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得到极大提高。
(三)教师认真指导
学院的大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竞赛中,对学生认真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各个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及实施方法等,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统一协调发展,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学院教师有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良好传统,学院完善了赛前动员、赛中指导、比赛评审、赛后总结队伍,在比赛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指导。
2022051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