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本科科技创新团队队长能力分析与培养浅析

2022-05-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米建勋 邓欣 周丽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7期 本文字数:2609

  [摘           要]  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参加各类竞赛是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也是科技型领军人才育苗的有效方法。团队队长的培养对团队稳定和持续发展并获得竞赛奖励起到关键作用。从四个方面对团队队长能力进行详细剖析,包括团队建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分配能力、个人工作能力。同时,给出队长挑选的一些经验原则和方法,并针对性地给出了队长培养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点。通过科技创新类竞赛的锻炼,希望把队长培养成国家需要的科技领军型人才。
  [关    键   词]  科创团队;竞赛;队长;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94-03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首要任务之一,以百花齐放的手段展开大学生能力培养对推动人才教育方式改革、深化高校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在大学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类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中。如“挑战杯”全国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科技味浓、社会影响力强的科技创新类比赛得到各高校的广泛重视,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摇篮和能力展示的舞台。
   对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来说,学生组成团队,然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创新(科创)竞赛,每个团队至少需要一名队长。在本科生的能力培养中,如何培养领军型复合科技人才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除学生干部工作能对学生的组织力和领导能力进行培养外,科研团队队长履职也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在一些重大的科研和创业类的比赛中,对队长的能力要求相当全面。比如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比赛作品的准备和比赛时间长达一年以上,团队容易出现疲劳状态,队员的坚持能力不一致,可能出现个别队员离队的情况。如果队长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领导和管理科研小队,就将出现作品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团队解体、放弃比赛的情况,导致比赛前功尽弃。
   从社会需求层面上来看,在当前工科教学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国家对领军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项目具有体量大、复杂性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要领军型人才的带领,这样才能把这些优秀的工科人才组织好、使用好,使每人都能发挥其特长,团队出现N个1远大N的效果[1]。在“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时代,如何让团队具有“三创”能力,是一个领军型人才需要思考的问题[2]。如果能从本科学习阶段在科技竞赛中获得培养,从小团队出发开始锻炼,此后在更大更高层次的团队中逐步成长,必将成为脚踏实地的科技领军人才。
   一、本科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队长能力分析
   一个本科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能参加竞赛项目的数量和能获得何种等级的竞赛奖励与团队队长的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优秀的本科学生能力构成要素涉及的范围较多,但与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队长的能力要求是有差异的。除自身素质要求以外,团队的领导能力是队长主要能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队长的能力构成[3]。
   (一)团队建设能力
   科技创新团队要想长期稳定地参与各项目科技和创业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首先是要建设和维持团队。团队建设的初期,一般由指导老师或者学院组织学生初步组成临时团队。当队长选定后,即可开始考查和培养其团队建设能力。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队长首先应该认识到团队需要哪些类型的队员。当前科技和创业类比赛至少需要以下几类队员,包括核心技术成员、商业模式开发成员、撰写文档与作品美化成员、汇报答辩成员、协助管理和服务成员等。能力强的队员可能肩负多种成员身份。因此队长需分析团队内部各个队员的能力,初步指定队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同时由于本科生团队的不稳定性,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团队成员离队,或者一段时间工作停滞等问题,要求队长要招募新队员,使得团队能继续正常运行。另外,由于一些比赛的强度和某个专门任务,造成团队临时需要新的临时成员,也需要队长及时招揽合格的队员,逐步形成能客观判断队员能力的衡量标准。在团队的正常活动中,队长还要抓好团队的基本建设工作,安排好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增进团队内部成员的交流,固定交流的频率和交流的方式,让各个队员能学习,能进步,能表现,使每个队员有获得感。另外,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当队员不适合留在团队中,要及时指出问题甚至劝离,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二)沟通协调能力
   科技創新团队会常遇到三种需要展现沟通协调能力的情况,队长的带领作用对于团队整体的内外沟通协调起关键作用。首先,队长要代表团队频繁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不仅包括团队进展的汇报、请教遇到的技术难题、获得成绩的汇报等,还包括邀请老师协助内部的多种问题。队长把自己摆到一个项目负责人的位置,多征求指导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在获得帮助的同时增进师生感情,让指导老师对团队有亲近感,更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指导团队工作。其次,队长要善于协调团队内部关系,解决内部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在参赛人员排名、奖励成果分配上。本科生虽然一般都已成年,但社会人格尚未成熟,难以正常评估自身能力和贡献,容易由于分配结果与自身期望不服而出现不满的情绪。队长做到公正和公平分配资源,对团队凝聚力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注意客观记录队员的贡献程度,有理有据地公开向团队解释资源分配的原因。最后,团队还常常需要处理与学校和学院职能部门,与比赛有关单位等关键外部对象的沟通工作。在遇事时,队长需做好冷静对待,安抚队员情绪,善于清晰地提出团队的需求,以解决问题为有效沟通的目标。

202205262216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