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尹炳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455
[摘 要]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探索班级文化建设包含六个方面内容:注重品德塑造,筑牢思想根基;重视养成教育,孕育文明之行;构建班团文化,营造积极氛围;加强体育锻炼,拥抱健康身心;整合多方资源,规划职业发展;拓宽活动平台,磨砺精湛技艺。主要措施采取制度文化正行为、环境文化创氛围、精神文化领方向、体育文化健身心、协作文化凝合力、活动文化强技艺。开展班级活动在知、悟、行三个维度落实“十个一”项目,培育“十有”学子,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焕发生命自由。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建设;职业学校;会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144-03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纪元。在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处于基础性位置,班级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调控功能,决定了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通过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从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建设目标、班级建设内容、主要措施和活动安排五个方面探索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该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争做有德行、养德性、专业规范、生命自由的会计人才。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为五年制高职会计班,招录应届初中毕业生,前三年为中职学段。在对学生性别、年龄、地缘、入学成绩、兴趣爱好、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后,采取一对一形式了解其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经济条件等影响因素,充分尊重并保护学生的隐私。
学生遵章守纪,集体荣誉感强,对良好的班风充满期待,同时也面临学习能力差异大、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大的现实困难。作为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学生思想成长,构建安全有序、包容开放的班团文化,助学、筑梦、铸人,提振主动发展信心;要加强资源统筹,合力引导学生平衡职业规范要求与自身性格特点,明确“人”的社会属性,明确职业前景。
二、班级建设目标
班级围绕居有所安、育有所依、业有所成理念,以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体育文化、协作文化、活动文化为抓手,从知、悟、行三个维度开展“十个一”活动,培养守规矩、敢担当、寻德性、争自由的“十有”学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班级建设内容
根据建设目标,班级建设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
(一)注重品德塑造,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立德树人,首先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规则的遵守和尊重意识更是要深植心中,教育学生理解规则的约束性与保护性,探究规则的伦理价值,实现反思性成长。
(二)重视养成教育,孕育文明之行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班级德育的重要内容,把学习习惯抓实、把生活习惯抓严、把行为习惯抓细,如举止文明、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等。养成习惯的活动内容要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循序渐进孕育文明之行。
作为职业学校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作为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的习惯不断强化,生发成学生成长的自觉。
(三)构建班团文化,营造积极氛围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具有导向性、驱动性、规范性、渗透性、凝聚性和激励性的重要功能。指导班团干部,集结全体学生共同构建特色班团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人格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创设一种催人奋进的教育情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体育锻炼,拥抱健康身心
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倡导并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释放能量,展示青春,野蛮体魄,涵养格局。
在体育竞技等赛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不仅是提升身体素质,更是教会参与者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及如何体面且有尊严地输,做一个大气的人。
(五)拓宽活动平台,磨砺精湛技艺
坚持开展“三全育人”,贴近学生实际,突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创造、争取、拓宽平台。无论是专业技能竞赛、“文明风采”竞赛、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班级常规事务还是假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展示,在活动中熏陶艺术素养、磨砺专业技能,体悟并实践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六)整合多方資源,规划职业发展
202206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