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马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519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和
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协调育人的重要性研究,以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展开研究,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展开分析,思考两者合二为一的协调发展育人机制,提出思想引导、一体化制度、教育工作落实、数字化技能、高素质教师团队、考核评价机制、政策创新突破、营造特色文化氛围八个维度的协调育人机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162-03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建设内容,要积极构建和谐向上、独具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来凸显专业、职业、行业特色,支撑高职教育特色;用校园文化助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用校园文化融合传统文化,引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的价值体现,具有凝聚、传承、调节和促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中学习风气、教学风气、人文情怀、管理策略等内容的总和;是形成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协调育人的基石;是根植于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底气,对每一位学生而言,能够在何种文化氛围下接受教育,将会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是带动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兴趣、践行个体思考的辅助工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实用性、操作性、应用性,在其教学设置上具有较高的技术人才培养价值。总的来说,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补足学生的短板,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需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帮助树立科学的“三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要求。最后,育人机制要重视学生的实时状态,要学会观察学生、评价学生、改善学生,运用客观的视角、科学的方法为学生铺就思想的奠基石、行为的指明灯,提高学生认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思想政治是思想的延伸拓展,其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展开,其工作的中心是学生能力、素养、品性、发展的潜能,也是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发挥高职院校育人、育才的职能,展现学校的形象。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校園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以人本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创新文化为主的系统性文化建设。人本文化就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建高水准、高质量、高要求的校园文化环境,突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提倡人文情怀,重视现代化教学理念是高职院校人本文化的关键所在;精神文化是以榜样为号召力、宣传力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师生的气质、品格、精神面貌、修养等综合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持;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逻辑框架,是决定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向石,要根据相关政策与要求制定,要依法、依规制定,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制度文化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理念,服务于教育教学,突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让学生在制度文化中得到长久发展与进步;课程文化是基础性的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是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教学的依据;创新文化是激发高职院校潜在竞争力的建设方向,是学生深入学习、启发思维的潜能。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机制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思想政治力量,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高职院校树典型、创新风的关键,必须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带动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凸显思想政治力量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时代精神血脉,响应国家号召,把校园变成人才的滋养地、教育的发源地、文化的新生地。
(二)构建育人、管理、监督一体化的制度
育人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管理则是育人过程中成本、经济、价值的控制,监督是检测工作的最好证明,当三者相互孤立存在的时候,不仅不能发挥其单独的力量,还会产生相应的削弱作用。因此,构建育人—管理—监督一体化制度,就是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从综合性的视角展开,是对教育全过程的管控,也是对教学成果、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一种选择。构建育人—管理—监督一体化制度,需要从多维度、多方向着手,在设立争取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约束条例,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带动高职院校“活”起来、积极起来、管理起来。一体化制度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作用,使制度能够充分展现出包容性、兼并性的特点,让高职院校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更加完善。
202206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