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任务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课中的应用

2022-06-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崔博丹 田春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682

  [摘           要]  理论课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基础,但专业理论课程又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如何在抽象复杂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有效把握知识框架尤为重要。任务型课堂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进行课堂教学,有效保证学生可理解性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通过研究希望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专业理论课程;任务型教学法;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39-03
   任务型教学是由教师设置具体任务,以学生完成任务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交流、协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能力。Rod Ellis在此基础上将任务分为五类,分别为真实型任务和教学型任务、输入型任务和输出型任务、焦点式任务和非焦点式任务、封闭性任务和开放性任务、此时此地型任務和彼时彼地型任务,并按照学习者的特点提出针对型的任务特点表达。本文以Eliis先生观点为基础,结合张家口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班的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春学期即将开设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冬奥方向课程为依据,参考吴为善、严慧仙编撰的《跨文化交际概论》为理论内容进行教学研究。以符合本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理论课教学任务要求为基准,选取其中输入型任务为理论支撑,探讨其在汉语国际教育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一、任务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随着不断发展,与具体课程不断融合。Rod Ellis在其基础上说明语言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是必须满足四条准则:第一,任务的信息性。需要把握任务过程中语言表述产生的意义与信息。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任务点的有效部署;第二,任务信息的偏差性。同一任务在与不同的课程目标结合时,信息表达的中心是不同的。这要求任务的设计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三,学生参与性。学生的参与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在任务进行的各个环节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当中,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听、说、读、写运用的积极性;第四,交际的目标性。语言教学目标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交际结果,结果不是学生以说出一些目标语的句子或片段,而是可以进行具体的交际。在实际教学中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以小组任务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让学生自主张嘴说,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输入型任务涉及学生听和读的能力,输出型任务涉及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本次研究拟从教师语言入手,优化输入内容的可理解性、增强输入内容的时代感及趣味性,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减少可理解性输入的情感干扰与关联性;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教学、增强知识交流角度激活输出,创新形式,加强技能训练、创造机会,强化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发挥导向作用,完善语言输出多元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优化输入、激发可理解性输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
  知识。
   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学习现状
   张家口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外语文化素质较高,专业兴趣较为浓厚,对于专业发展持肯定态度,具备进一步学习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能力,,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提高意识;但学生基础知识有些薄弱,加上接触新知识会有困惑感,根据2016、2017级同门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上课认真,能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完成理论讲授,但对于知识体系的把握以及运用理论进行跨文化案例分析和模拟教学时存在较大的理解问题,不能有效与国际中文教育结合。
   以上学情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知识教授时要注意与学生学过的旧知识相结合,重点知识反复讲解,循序渐进开展教学,促进可理解性输入;为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有效进行教学,需要在实际授课时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安排小组共同完成,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任务型理论课教学设计
   本项目采取实验调查的方式,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和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以终结性评价为依据,重视学习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形成性评价中的主观性等缺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体作用,使评价体系变得更加科学,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运用设计合理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来引导,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理论讲解突出输入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认真进行理论讲解,注重与克拉申输入假设内容相结合,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不是通过学习获取的,而是取决于对输入内容的习得,即对输入内容的意义或信息的理解。因此,在输入假设理论中他突出强调了输入内容的可理解性,且其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即“i+1”的输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言水平的语言内容。学习者若想实现习得语言目标,输入内容的难度选择是关键,即输入的内容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只有当学习者将注意力放在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上而非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上时,习得才能产生。学习者也只有通过接收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才能真正实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运用此理论内容中强调有效且合理的输入能够更好地习得语言,注重教师讲解,加大学生可理解性输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内容的讲解。通过讲解第三章、第四章后,利用随堂小测的形式检验理论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价值观理论、交际规范理论从无到认知的理解过程较好,答题思路清晰。以上辅证学生答题资料在授课教师手中按照答题要点进行依次打分,证实了输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合理性。

202206262200

相关文章: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5 浅谈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 6 浅谈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 7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 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
  • 10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