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桂红 张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 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是专门针对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特征而探索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而现有的课程评价方式显然对其不适用。立足于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特点,借鉴现代课程评价的先进理念,对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构建探索。从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就其在后期实施和改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关 键 词] 威客;教学;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36-03
一、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互联网威客平台上客户发布的设计类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项目来源,学生以团队组合的方式接受并设计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团队全程实时指导,从而完成项目,并提交给客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突破了课堂时间的制约
课内主要以学生团队交流讨论,教师团队给予指导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外学生团队进行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教师团队提供知识与技术帮助。
(二)转移了学什么怎么学的决定权
“学什么,如何学”从原来的教师制定型变成学生决定型。学生团队内的分工协作机制,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及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因人导学的分层教学。
(三)改变了传统课堂实践教学结构与流程,由此引发了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组织模式、评价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
由于威客任务的多样性与可选择性,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实践对象极其丰富,这为缺少真实实践项目的现实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
(四)实现了课堂内容与市场的对接
在设计行业市场日新月异的当下,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以最近发布的项目为项目来源,通过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把握客户心理,,调整设计思路,共同研究解决设计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学校所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突破了地域限制,虽然学生生活在小城市,但可以与全球设计市场相对接,这为在校学生了解职业、行业,顺利就业提供了先决条件。
(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借助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能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安排学习计划和呈现知识的方式,让学习活动更加灵活、主动。学生能够更专注于项目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1]。
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征与需求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2]。以上对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做了简要的介绍,然而完整教学模式必须包含科学合理的评价环节来反映课程实施效果、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应用威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因此,必须探索适用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以下將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做简要梳理。
二、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评价方式
(一)评价理念及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评价,能够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促进全面发展。评价过程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以动态化的方法和视角来推进评价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内容要实现多样性,既要包括课程成绩的评定,也要包括学生的发展潜力、优势特长、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评价。评价结果要发现学生的专业潜能与特长,正确把握学生学习及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助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树立专业自信和职业自信。
对教师而言,通过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评价,可以促进教师反思与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等,以便及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法
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评价,注重以灵活的质化评价为主,同时结合量化评价的方法。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包括威客平台、客户在内的第三方评价的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效果评定,从学习过程入手,重点在于评价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情况等,动态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变化情况。
学生自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在知识、能力、技能方面的提高程度和自我反思。二是与同组的同学横向比较,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学生互评是同组同学相互之间在知识、能力、技能方面的评价。
第三方评价包括两部分。一是威客平台的评价,主要参照学生团队在平台上的能力值(能力值表示威客在威客网上完成任务的赏金额度和质量的综合评价值)。二是客户的评价,参照客户给出的好评、中评、差评等评价等次与评语等。
应用威客教学模式下设计类专业课程评价综合以上评价方法,以避免使用一种方法进行课程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变化。
202206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