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531
[摘 要] 设计概论是本科高校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科教育
课程,此
课程理论性强,着重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启蒙的设计情感表达和设计思维创造。该课程覆盖面广泛,是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最好、最有力的平台。其课程思政以依托设计概论课堂教学主渠道为重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应用相融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促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培育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专业设计人才。
[关 键 词] “双进”建设;课程思政;设计概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60-03
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研究将专业思政关联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设计概论课程教育实践研究方案,并切实可行地进行实践教育贯彻实施。该课程教授学生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带领学生走进设计殿堂,了解科学技术前沿、设计前沿和国际趋势,理解设计内涵、文化、职业,为后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背景
“双进”建设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进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做到覆盖各类型、各学段的教育。全国高校课堂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中也明确提出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价值观引导”过程中与课程知识打散重组,从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向横向、纵向拓展。
“双进”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归根到底思想统一、思路一致,其发展脉络、研究思想和最终宗旨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建设基础依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渗透影响展现思想感染、熏陶的伟力;把理论表达、思想融入切换转化为教案语言、教材语言,让具有感召力、感染力的思想切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在故事中凝练寓意,将抽象理论概念与生动鲜活的案例、社会热点、媒体看点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知识、观点互相渗透,建设性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启发教学,确保进课程、进教材的思想内容可认知、可理解。
二、建设目标
“双进”建设背景下设计概论的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研究将设计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传统教学向大教育观念转变,将教师的角色从以往单一化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复合型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以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着眼点,积极挖掘设计概论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知识教学传授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寻找的关联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融合的目的。提高设计认知,增强设计意识,扩展设计思路,將设计类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素养、专业素养与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精练地结合。从踏入专业学习第一步起,就将设计从业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素养、专业素养与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精练地结合,倡导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新课程观,形成设计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将课程思政元素、关联点融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文件制定、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团队教研、课程评价、课后反馈中。同时,在“双进”建设实施中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弘扬中国精神、家国情怀,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和创作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创新观点和创新思维,培养责任、大爱、担当意识,激发创作热情和拼搏斗志。通过对设计概论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各教学环节的落实,强调学生时代要求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帮助设计专业学习者提升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力图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最终达成“三全育人”目标。
三、教学实践情况
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学习领会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论述。以“双进”为大方向,以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着眼点,探讨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合点、关联点,,探索性地进行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模式研究,在融媒体时代培养设计人才不断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实践中把握“专业思政”的理论和目标,坚持整体性原则,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新文科背景,以引导为关键环节,以融合为核心枢纽,把多条思政思路的线索与专业知识融合,形成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点线面”的融会贯通,形成大格局的总体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思路。做好思政教育与设计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实施课程执行准则,修订课程标准,深入挖掘学科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所渗透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作用。强化设计理念、表现、技法等训练,逐渐培养学生设计专业精益求精的原创精神、工匠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思维,突破传统模式,遵循设计的原创性,具备并展现超凡脱俗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归本溯源,设计概论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创新的直接目的就是影响学生原创思维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回归设计专业教育目的的根本。
202206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