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崔艳丽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本文字数:2543
[摘 要] 针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依据教学规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融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提出基于云班课的高等数学学习形成性评价方案,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探索高职高等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改革,为同类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云班课平台;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53-03
科学、高效的学习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具有双向促进作用,一直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目前普遍认可的评价方式有两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易于量化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后者可对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化、多形式的交互式评价,已被视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3,6]。
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局面,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交流,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与之匹配的学习评价模式必须顺应教学改革需求,适应新的教育形态。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2]”,为高职混合式教育学习评价改革提供纲领和方向。
一、高职高等数学学习评价现状
1.侧重终结性评价,缺少对学习动机、情感的考评。目前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考核指标占比较大,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教学参与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考查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真正被激发出来。
2.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督促。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采用“总成绩=平时成绩 × 30%+期末成绩 × 70%”的模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含考勤、作业、测验等指标。评价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得不到准确记录,造成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普遍存在作业抄袭、考前突击刷题应付等不良行为。
3.阶段检测相对滞后,评价反馈不够及时。传统评价模式中阶段检测批阅反馈周期较长,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亦无法及时根据评价反馈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学生体会不到被关注的情感,容易产生得过且过、滥竽充数的投机心态,最终使评价结果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高水平的促进作用。
4.评价反馈渠道有限,学生学习情感无法有效预测、交流和反馈。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反馈多数在课堂中进行,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交流深度、广度均不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无法及时得到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育学习评价改革思路
笔者于2018年开始进行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基本思路如下。
1.关注学习全过程,体现过程参与的價值。学习评价贯穿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引导、督促自主学习,记录学生教学参与度和学习习惯、学习情感的变化,认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激发学习积极性。
2.统筹设计,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实施平台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学生、教学平台纳入评价主体,将学生自评与互评、交流互动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能力变化。
3.拓宽交流渠道,提升教学反馈的时效性。借助云班课平台多途径拓宽师生、生生互动渠道,快速形成评价反馈,帮助学生自诊自查,客观反思;亦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并关注重点人群,分类指导,使人人有所得,人人有进步。
4.丰富教学活动,完善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设置轻直播、问卷调查、小组任务、作业批阅、单元检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量化考核指标,规范评价标准,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助云平台强大的后台数据统计能力,将各项学习评价指标量化,明确评价细则,使学习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亦使学习评价更加客观、科学、可操作。
三、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改革思路,形成了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具体模型如下:
学习评价总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 × 60%+终结性评价成绩 × 40%。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资源学习、课前检测、课堂考勤、课堂综合表现、头脑风暴、小组任务、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八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态度情感能力的提升情况;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测试、专题报告、调查问卷三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拓展应用和学习收获反思等增值情况。具体评价指标及其比重分布如文末表1。
20220706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