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化手段促进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2-07-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舒扬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本文字数:2524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当今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研究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课程学习使用的信息平台,通过对不同课程教学平台的测试分析,提炼出不同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個性化学习差异,用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去思考、发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平台;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59-03
   一、导论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表示,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在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类课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模式设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接受课堂知识程度不高,创新意识缺乏。尤其遇到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如环境勘查、市场调研、实际操作、毕业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不一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大多数学生为高职学生,专业基础、自律性比较差,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内容,而不做思考,,也不做笔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在课堂上他们有可能听不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而逐渐放弃学习,在课堂上也不会专心听课,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旷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二)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严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积极处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师生关系比较疏远,缺乏深入沟通
   在学校,很多任课教师一般只和班级学生接触一学期的时间(专业课教师带多门课可能接触较多),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他们在课堂上可能只关注表现特别积极的学生和“问题”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了解较少,故与学生难以产生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学院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学院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但学院的管理制度如果不够完善,对于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能给予合理的处罚,对教师不会形成管理方面的压力,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教师课堂管理的积极性,也就不会有好的课堂秩序,更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由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较多,缺乏实践教学,有些课程学生通过书本不能真正掌握一些专业技术要领,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专业课程学不好。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差。比如,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语言不够通俗易懂,教学方法简单,仅仅只是复述书上原文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最终失去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从而影响课堂秩序。很多时候会导致学生用应付的形式完成作业。
   对课程性质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1]。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关键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分类及教学使用平台
   (一)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教师引导、示范作业
   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开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刚入学的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开启创意性设计思维能力的训练,它的课程不仅是之前学生学过的素描、色彩,还包括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创作能力,设计思维的培养才是设计类学生需要的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建筑装饰识图与制图和CAD软件课程尤其重要,为大二、大三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理论性课程,采用学习经典课程,并用蓝墨云进行讨论
   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外园林史、现代设计史等。这些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专业发展方向前景,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的风格、设计历史、设计的程序等。这些设计理论课程不需要学生有太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是作为一个导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上这门课程的教师由于自身水平不足,侧重点不一,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所以推荐用大学慕课,重点院校精品课程的形式来给学生上课,再配合蓝墨云进行交流讨论,既解决了每门课上课教师不同的内容教法类似的问题,又增强了学生课堂的互动性,避免课程枯燥。
   (三)专业实践课程,使用腾讯课堂、蓝墨云、微信群等教学平台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实践类课程是学生的核心课程[2],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又有设计方案的制作,建议比如在家居空间设计、庭院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案利用网络发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的设计创作方案进行相互对比与思考,从而让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在大屏幕的对比中提升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信心与动力,也能让绘图设计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对比中吸取其他学生的长处,完善自身的短处,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关心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有部分学生比较害羞,自尊心也比较强,这就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

202207062148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