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加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本文字数:2446
[摘 要] 通过对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精准就业、产教融合、岗课赛证和多元立体化学习等建议,制订面向退役军人群体就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关 键 词] 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80-03
一、前言
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高职扩招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对高职扩招做出具体部署;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指出“国家建立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行并举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1]
目前,利用高职百万扩招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军人群体就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针对退役军人群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提高退役军人群体的职业技能水平,是尊重退役军人群体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意愿,也将进一步完善、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退役军人群体的就业能力。[2]
二、退役军人群体职业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就业需求
(一)退役军人群体职业教育的现状
根据调研和资料表明,退役军人群体年龄在20~30岁。
1.退役军人群体的学历水平
退役军人群体的学历以中职或高中学历为主,学历水平不高导致其收入水平低、社会地位不高等情况。
2.退役军人群体的就业压力
20~24岁的退役军人,就业压力不大;而25~30岁的退役军人,家庭负担重,迫切需要一份社会工作,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3.退役军人群体对社会的适应性
20~24岁的退役军人,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好;而25~30岁的退役军人,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差,适应会较长。
4.退役军人群体的求知欲望
就业、创业和家庭的压力,退役军人群体急需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以实现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3][4]
(二)退役军人群体职业教育的困境
1.退役军人群体职业技能和地方经济建设要求不适应
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需融入当地社会,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否则就与时代、当地经济和岗位脱节,造成无法顺利就业创业。由于地方经济建设所需技能和军队环境所需技能的不同,现役军人接受的是军事技能训练,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是职业培训,退役军人现有的知识结构、积累的经验和技能难以直接应用于地方经济建设;退役军人在面对就业创业时,需面对行业经验不足、职业技能不高和对当地经济发展把握不准等问题。退役军人群体入学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不适应的。
2.退役军人群体对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的变化不适应
受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升级换代影响,市场环境和就业环境、条件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需紧跟时代的节奏,学习最新岗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目前退役军人群体脱离社会时间较长,导致缺乏对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的准确把握。并且,目前退役军人群体参加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学习,内容方面以安置政策的宣讲或招工信息等,没有从退役军人群体个性化需求出发,也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的变化,开展如学历教育、上岗证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因而,退役军人群体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
3.退役军人群体对现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不适应
职业院校一般采用全日制教学方式,每天需在教室、实训室和实践场所进行教学,即线下教学。而退役军人群体一般已成家立业,都有职业在身,基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退役军人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由于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学习习惯、年龄影响,导致自学能力偏弱,学习进度较慢,学习进程拉长;职业院校传统的全日制、集中授课、密集实训方式等,已不适合退役军人群体。因而,退役军人群体参加现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不适应。
4.退役軍人群体对现有职业教育的固定学制不适应
职业院校一般固定学制为3年,采用全日制教学方式,按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须在统一的时间及规定的地点开展教学。由于退役军人群体的知识结构、文化差异、年龄差别等原因,采用固定3年的学制和传统教学安排,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教学固定学制将难以为继,需要探索有弹性的教学学制和更加灵活的教学节奏和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要求。
(三)退役军人群体的职业教育需求
根据调研和资料表明,退役军人群体对职业教育充满期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由于大多数退役军人群体存在入伍时教育程度偏低、水平参差不齐和服役期间学习机会少等问题,以至于退役后就业能力较欠缺,且能选择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这就需要通过接受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来提升知识和技能储备,从而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20220706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