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现代学徒实践对高职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实证研究

2022-07-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和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本文字数:2728

  [摘           要]  职业态度可由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向三个维度构成。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大二75名学生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前后职业态度的变化,发现学生职业意向维度上的变化显著,其他维度及职业态度不显著。学生的职业态度获得方式倾向于基于行为的学习获得方式。男生、女生在现代学徒实践前后的职业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提出的建议有:让现代学徒实践成为高职生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高职生的职业情感教育;遵循高职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做学合一。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高职生;职业态度;职业认知;职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83-03
   一、引言
   态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既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体验,又是一种行为倾向。迈尔斯(1993)指出,态度构成的三个维度是情感(affection)、行为意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即态度的ABC结构。个体的态度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职业是个体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职业具有社会性、规范性、时代性。高职院校学生面向的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一线生产和服务行业,具有典型的职业性。
   一般意义上,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所表现的行为举止。对高职生而言,职业态度是指自己对即将从事的或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看法和行为倾向。高职生的职业态度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成就、职业道德等。影响职业态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体心理特征、个体能力等。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高职生在个体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学习环境从学校转换到企業,从课堂学习变成岗位学习的时候,他们的职业态度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变化有多大,这样的问题值得关注。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现代学徒实践对高职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就成为本文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两个自然班级7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63人(占比84%),男生12人(占比16%)。两个班级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一致,属于平行班。两个班级在2021年4月和5月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见习。
   (二)研究方法
   结合前人研究及高职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网络问卷实验的方式对学生在参加现代学徒实践前后的职业态度进行测量。问卷设计在参考了其他研究者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通过专家讨论之后,形成自编问卷。问卷中对职业态度的测量采用里克特5分等级量表(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对包括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向三个维度进行测量,最终形成的职业态度量表有9个题项。在SPSS 23.0中进行Cronbach α系数检验,得出问卷前测后测量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4和0.881。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职业态度前测与后测的比较
   学生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前后,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测量,得到学生职业态度三个维度的前后测分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将学生职业态度三个维度进行前后测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平均数可以反映样本的一般水平,表1结果显示:职业态度三个维度中,每个维度均值都在3.5以上,说明学生对现代学徒实践工作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呈现赞成和支持意见。三个维度标准差均在0.5~0.7之间,说明学生的离散程度低,集中度高。学生的职业态度一致性较高。
   从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在现代学徒实践一个月后,职业认知的t值为负,前测和后测差异不显著。高职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中,接触了真实工作环境,所学、所见、所做与学校课堂不一样,获取的新经验和自身的经验相悖,造成认知失调。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造成认知失调的原因有四种:文化价值冲突、逻辑矛盾、观念矛盾、新旧经验相悖。在认知协调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对实际的职业有了更为务实的认识。这是学生职业认知维度t值下降的原因。这种负向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在职业预期上逐渐趋于职业实际,有利于学生立足实际设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
   学生的职业情感维度t值略有上升,在现代学徒实践一个月前后无显著差异。学生职业意向维度在进行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前后差异显著。职业意向是个体在职业认识和职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社会职业的评价及选择倾向。职业意向是职业行为倾向的反映,说明一个月的现代学徒实践对高职生的职业行为倾向有显著的影响。职业态度内部维度的变化呈现的状态为:学生的职业认知维度有影响但不显著,职业情感维度略有影响但不显著,职业意向维度有影响且具有显著差异。
   根据标准学习层级(Standard learning hierarchy),通过对认知的影响,进而影响行为意向,再影响到情感的路径属于低介入层级(Low involvement hierarchy),这是一种基于行为学习过程的态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环境是一种刺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高职教育实践上,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尽可能最大限度塑造和矫正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国家提倡和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种增加和创设良好环境以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途径。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全过程的现代学徒制或介入现代学徒制的环节,有利于通过改变高职生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职业态度的改变。

202207062149

相关文章:
  • 1 重建设 强管理 创特色
  •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 3 趣味作业之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的管理
  • 4 初中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理念初探
  • 5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 探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7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8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9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10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