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勇 陶玉贵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本文字数:2531
[摘 要] 为适应“双高”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开展
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德技并修。以实践
课程电子电路制作为例,优化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改革考核方式,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重点探析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式,设计“螺旋双循环”教学模式,加强过程管理,监测和完善学生技能与素质的培养;改革考核体系,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实验课程;“双高”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034-03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拉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序幕。“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与内涵在于对已有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支撑。因此“双高”建设计划的根本落脚点在于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培养。顶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需要经历长期的学习和岗位的磨砺,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是难以坚持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结合,由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引发学生内心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在历史使命感与家国情怀的驱使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去克服困难,学习知识,锤炼技艺,精益求精。因此“修德”与“修技”是相辅相成的,开展课程思政是“双高”建设的必经之路。
高职学生具有对实践课程学习热情高、参与度高的特点。实践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突破点。为适应“双高”计划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将实验课程的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以实训课程、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度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凸显课程的德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以电子电路制作课程为例,课程以设计舵机转向小车的控制器为主线,采用“螺旋双循环”模式加强实验课程的过程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与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德育元素点点滴滴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优化课程内容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了适应新时代工匠的培养要求,必须及时优化课程内容,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另一方面要便于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在学习难度上,要循序渐进,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做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以电子电路制作课程为例,以教师提出制作一个小车控制器为应用背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将课程分为查阅资料、绘制PCB、编写程序、元件焊接和调试运行5个阶段逐步实施,最终形成一件完整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充满成就感。在产品从构思到调试、运行的完整过程中,将工程技术与课程知识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课程内容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体系完整,教、学、做、思有机结合,为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融入思政元素
实践课程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培养德高技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依靠简单、刻板、枯燥的说教,必须依赖于有声、有色的实验活动;必須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依赖于外界环境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因此融入德育元素的课程应当是更加生动活泼、有表现力、学生喜爱、能触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并不会加重课时负担,只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凸显课程的育人功能。基于上述原则,在电子电路制作课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
(一)实验准备,设备管理
在电子电路制作课程实验之前,要求所有学生轮流参与实验耗材的数量核对与分发,要求做到井然有序,严谨细致。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按照规范使用电烙铁、直流电源等实验设备。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收纳设备和工具,并纳入考核。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具体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适应能力。
(二)名人轶事,实时政治
在课程中讲到EDA工具、芯片等内容时,联想到“华为海思事件”,反映出我国在工业软件、高端数控机床、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不足。这些不足,令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屡屡遭到“卡脖子”,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攻克这些关键技术,需要千千万万的“同学”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通过这些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和对行业的热爱。在讲解焊接技术时,要求学生克服浮躁情绪,勤于练习,善于思考总结,不断提高焊点的质量。为了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在课堂上播放大国工匠徐立平的优秀事迹短视频。徐立平以精湛的技艺和奉献精神为航天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这将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将自身发展与伟大祖国的复兴相结合,鼓励学生苦练技艺,技能报国。
2022071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