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研艳 杨战民 段鸾芳 吴磊 陈静 刘婵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2期 本文字数:2600
[摘 要] 从新时代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发,开展融合“双创”和“专项”双能力训练的平台式“育训赛”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首先,从内涵建设出发,锁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能力主导”为体系的建设核心,从产业出发:借助两类赛项,培养融合“双创能力”和“专项能力”的手脑并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形式上贯穿能力培养,建设平台式“育巡赛”模式:优化专创融合的“育训”结合平台;研究“专业基础训练”+“方向性训练”两阶平台式训练模式;从执行上实践平台模式和双能力培养,丰富赛项库,提升已有赛项能力层次,以及开展新赛项的研究探索;并创新性地实践“A+B”+“N”模块的“赛”体系。
[关 键 词] 技能竞赛;资源转化;育训赛;平台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00-03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曾指出,要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技能竞赛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顶级赛事。而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它要突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职业院校通过参加校、省、国家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展示岗位通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展示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拉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以仿真企业岗位让参赛选手切实体验市场需求情况,考查学生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是对智慧、体力、专业知识、工匠精神、工艺纪律和见识的全面检验,以赛促教,提升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1]。
面对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论文依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探索实践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引领,以学生社团为抓手,以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职业本科、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专科专业为典型案例,准确识变、主动求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带领专业教师团队,创新探索“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为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一、职业教育竞赛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各级技能竞赛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增大的问题,职业教育需要认真分析,并定位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之对应的技能竞赛要以对应的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开展技能训练和竞赛新体系研究。
其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高层次的技能竞赛,正是以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但如何提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质量和持续性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最后,技能竞赛既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又能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培养高層次技术技能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组织技能比赛应带动大量学生参与。但目前各类竞赛是班级少数拔尖学生的专属机遇,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未能形成良好的技能竞赛氛围,也达不到以赛促教的效果,也就失去了技能竞赛本身的意义。
本文就如何开展新时代具有可持续性、高覆盖面的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提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可持续性平台式“学训赛”模式,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创新水平、终身学习能力。
二、建设思路
从新时代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发,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融合“双创”和“专项”双能力训练的平台式“育训赛”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首先,从内涵建设出发,锁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能力主导”为体系的建设核心;从产业出发:借助两类赛项,培养融合“双创能力”和“专项能力”的手脑并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其次,从形式上贯穿能力培养,建设平台式“育巡赛”模式,优化专创融合的“育训”结合平台;研究“专业基础训练”+“方向性训练”两阶平台式训练模式。最后,从执行上实践平台模式和双能力培养,丰富赛项库,提升已有赛项能力层次,开展新赛项的研究探索;并创新性地实践“A+B”+“N”模块的“赛”体系(即:进入专项比赛阶段后固定A导师和B学生队参加赛项,但根据赛项能力需求设置不同的专项能力训练模块,灵活请N1、N2导师参加其中某1-2训练模块,强化B学生队能力,实现师资共“用”。)
20220719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