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清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728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大重要改革趋势,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贯彻落实
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可持续实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方向)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挖掘医学影像解剖学
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探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如何实施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贯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医学影像解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40-03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原则,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福建省肿瘤医院深度合作,践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方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推进“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校与医院共同培育人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一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价值,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和难题[1]。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持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思政两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协同式育人机制。
一、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而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必须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视域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地促进和完善了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为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2]。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我校牢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秉承“业精德诚”的校训精神,悉心引导和培育学生,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照学习正常人体连续断层标本与活体X线、CT、MRI图像,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和变化规律,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打下坚实的影像解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亦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二学期,这个时期学生主要是在校内学习,而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国家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
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几乎都是非师范专业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授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且授课教师往往是医学院校一毕业后就进入学校工作,临床工作时间较短,或者是较长时间脱离医院临床一线,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与医院临床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上缺乏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实际案例,就很难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生动而自然地融入课程中。课堂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阵地,因此,授课教师要积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思想政治培训会、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与交流会、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内涵,肩负起育人的重大使命,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将思政资源与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有机融合,把德育渗透于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教学的各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同时授课教师要积极下临床进行实践进修,了解目前临床最新动态,积累临床经验和临床案例,在临床一线实践并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并在教学中将自身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润物无声地传递并感染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素养。
(二)修订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标准
依据国家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需求,贯彻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并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修订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标准,确定科学的、有效的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思政育人教学目标,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采用项目导向和理实一体等多种教学模式,依托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合理、有效的工作任务,教、學、做相结合,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等,从而使学生具有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20728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