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2-08-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左武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588

  [摘           要]  “双高计划”院校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科研工作的实际支撑。从文献研究出发,提出了由3个一级指标(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11个二级指标(国家级课题项目数等)为框架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此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通过本评价体系,便于“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的相互比较,促进彼此的提升,更好地实现国家“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战略目标。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97-03
   2019年底,教育部與财政部公布了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其中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共计1423
  所[1]。入选这一批次“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共有197所,占当年全部高职院校比重的13.8%;其中,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的高职院校为56所,占比3.9%,,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高职院校为141所,占比9.9%。
   国家在高职院校中推行“双高计划”的目标在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很显然,此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的提升休戚相关。国内外对于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由来已久,但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科研竞争力的评价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于“双高计划”院校找出自己的科研竞争比较优势,发现自身科研发展存在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双高计划”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从“示范校”建设阶段的新技术推广,到“骨干校”阶段的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更新,再到“优质校”阶段的应用技术研发,国家政策一直在不断深化技术服务的内涵,同时也指引着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方向[2]。进入“双高计划”建设阶段之后,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改革发展任务中的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等都对“双高计划”院校下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任务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可见,未来“双高计划”院校的科研工作是需要重点努力的一个方面。“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的发展要面向产业和市场需求,核心在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通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并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高职教育对于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偏重于教学,“双高计划”院校也不例外。但从长远来讲,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离不开科研,衡量学校的办学实力也同样离不开关键的科研指标。相比本科院校,科研工作一直是包含“双高计划”院校在内的高职院校的短板,因此“双高计划”院校在现阶段的建设发展中,科研工作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任务既指明了“双高计划”院校的科研发展方向,也是实现支撑产业发展功能的客观需要,还是“双高计划”院校补齐自身科研工作短板、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双高计划”院校在构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时,必须考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方向,必须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必须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使教育教学与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形成合力,从而不断提升“双高计划”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技术服务、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一)“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的内涵
   “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主要是指“双高计划”院校中的双方或多方在科研工作方面进行比较或竞争而体现出来的有差别的综合能力。这种科研竞争力是一种相对指标,要通过院校之间的竞争才能表现出来。广义上讲,“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可以由“双高计划”院校同本科院校之间的竞争表现出来,也可以由“双高计划”院校相互之间的竞争表现出来,还可以由“双高计划”院校同非“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表现出来,其中最有实际意义与代表性的,当属同为“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的竞争表现出来。所以,本文中“双高计划”院校的科研竞争力是指“双高计划”院校能够有效完成科研活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其表现出来就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规模,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3]。
   (二)“双高计划”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双高计划”院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保证评价的科学、动态和可持续性,本评价体系的构建坚持了六大原则,分别是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可持续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结合“双高计划”院校当前实际。
   科学性原则:指选用互不相同但又存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力争全面反映各“双高计划”院校的实际科研状况。评价体系中选择的所有指标都有科学的内涵与合理的解释,并尽量保证它们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和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指评价体系中选择的所有指标的数据信息都是容易获得的,特别是原始数据可以从公开来源中得到,并且所有指标的计算方法也十分明确。反之,获得不够公开的指标、量化不够客观的指标、含义过于模糊的指标、计算过于烦琐的指标,将不被选择到本评价体系中。

202207282242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