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探索

2022-08-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陶玉贵 许斗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714

  [摘           要]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高职院校在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强化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赛、创五融合,提高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举措。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10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可见,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已上升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一直致力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在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深入研究发现社会服务的难点,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支点,在服务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2]。
   一、开展社会服务的具体举措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专业群人才、技术和设备的优势资源,积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技术服务,满足国际国内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人才培养需求,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继续学习和持续成长提供服务平台。把专业群社会服务功能打造成为行业、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技能培训和服务中心。
   (一)服务乡村振兴和退役军人教育培训
   社会培训服务工作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办学职能[3]。依托“双高”专业群建设的人才优势、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和技术技能平台资源,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技能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对口支援,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两年,学校克服一切困难,主动作为,不断完善职教培训联盟、公共事务培训中心、干部培训基地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长期选派专业团队服务社区、农村居民的科普、文化建设,打造特色的服务品牌,服务社会需求[4]。
   依托学校任理事长单位的安徽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训联盟,建立了芜湖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和安徽省首批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利用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联合奇瑞、海螺、美的等国内大型企业,推进退役军人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与就业的有机衔接机制,实现退役军人个性化培训、高质量就业。
   (二)开展国际培训服务,共享中国职教培训标准
   学校与国内知名企业携手合作,为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在国外设立的海外工厂培训技术人员,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技能培训理念和先进文化,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埃夫特智能装备、海螺水泥、奇瑞汽车等公司合作,为其在海外工厂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与当地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进而为当地企业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与咨询服务。通过开展国际职教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人才智力支持及技术服务,打造中国特色职教培训模式和培训标准。
   (三)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
   编制“顶层设计、专业推进”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发展规划,制定培训标准和考核机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提高师资培训的能力,增强辐射示范作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技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学习成果,实施认证、评估、累积和相互转换,并形成制度化管理,为开展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提供前期的基础保障[5]。
   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协同育人平台,立足长三角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奇瑞汽车、埃夫特智能装备、哈特机器人、恒升重型机床等企业合作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等模块化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芜湖格力产业园打造了智能制造产业职工培训中心,在行业人才职业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四)服务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依托产教联盟和国家级光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体现职教特色的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社会服务,成为解决区域产业技术难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做到产、学、研与社会服务的高度融合。面向先进制造业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完成产品技术改进和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降本增效,横向承接社会服务,纵向突破重点项目,在技术服务、科研仪器共享、科研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带动技术革新,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为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痛点、难点,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以文末图1所示的校内、校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成果转化新模式。校内循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技大赛、项目培育方式,促进科技成果服务教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校外循环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通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和市场化交易平台等载体,推动学校专利与区域产业、企业无缝对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化调整。“双循环”成果转化模式是对科技发展转化需求的主动适应,打破了以往单一主体的转化模式,资源更加整合,汇集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多方面优势资源,實现了多方共赢。

202207282242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