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政府主导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2022-08-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702

  [关    键   词]  政府;职业教育;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106-03
   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167.78千米,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相邻,面积占19637平方千米。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即1区1市3县,人口总计为246.8万。
   自“十二五”以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保”战略,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全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总计划,采取了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牵头建设国家级改革示范龙头学校,辅以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实现全市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并创建一个体系完备、门类多、规模大、发展快、效益优等具有诸多优点的职业教育架构,助力保山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一、保山职业教育改革的愿景和现状
   2020年,保山市响应国家号召,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合理、产教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交流等的良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建设职业教育扩散到滇西甚至是南亚或东南亚地区。
   目前,全市共计有8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国家改革示范学校、1所国家重点学校(中专学校)、3所省重点学校以及保山技术大学、保山纺织(服装)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2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21人,外聘教师280人,师生比1∶24.5,专业教师608人,“双师型”教师597人。中职在校生4.12万人,其中市内在校生2.61万人,市外在校生1.51万人。生均占地28.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生均设备2300元。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三校生”(中专、技校、职高)高考录取率达90%以上;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合格率达80%以上。
   二、保山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
   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为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工作的力度。随着《保山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保山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安排每年500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形成以国家改革示范学校为主导,以国家、地方重点职业学校为辅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二)强化园区建设,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整合了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和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合并了腾冲第一职业学校和第二职业学校,新建保山职业教育园区和腾冲职业教育园区,在保山市关爱学校设置了中专班,新批准设置民办职业学校——保山永昌承谦伏羲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以保山职业教育园区为中心,以腾冲职业教育园区和龙陵职业技术学校为抓手,以昌宁和施甸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学校为依托,,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学格局,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目前,保山职业教育园区已实现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高级技工学校(保山技师学院)等新校区办学,累计完成投资15.72亿元。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赋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直接到学校招聘人才,及时补充紧缺教师,共招聘30多人。二是认真开展了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先后采取“送出去、請进来”等方式共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三是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培养,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3.5%。四是充分利用特聘教师政策,加大外聘教师力度,先后共聘请特聘教师500多人次。
   (四)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一是围绕保山市建设适合全省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国际区域配套加工配送基地、新材料加工基地等可以扩散至周边及南亚、东南亚的商贸物流基地的发展战略布局。构建“校企互动、服务产业”的办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教育、就业的“零距离”和“零过渡”。坚持学校与企业在资源共享、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整体结合,实现校企全面共同发展。在专业建设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凸显“人品、技能、就业”三好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文化基础、职业能力、身心素质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优化校门对接厂门、校长对接厂长、教师对接技师、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训对接就业“六个对接”,构建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二是聚焦骨干教师,全面开展全员培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育能力。对1000多名教师采取“送、请”的方式持续加以培训。三是加强“双师”培养,使“双师”比例达到53.5%。四是利用特聘教师政策,增强外聘教师力量,聘用特聘教师至少500人。
   (五)强化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
   按照坚持产业错位发展、县(区)差别化布局的发展思路,建立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发展的思路,对全市各县区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做出了重点要求,即:保山中专学校重点在轻纺、大数据、电子商务、高新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开设专业;施甸县职校重点在电子电器应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畜牧兽医和家政服务开设专业;腾冲重点在旅游服务、市场营销、制药、珠宝玉石加工和对外贸易开设专业;龙陵县职校重点在石斛加工、黄龙玉加工、水利水电、电子商务、冶炼和工程机械开设专业;昌宁县职校重点在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加工、计算机应用和现代物流开设专业。目前,已建立6个骨干专业为引领,20多个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

202207282242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