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思政工作现状与建议探究

2022-08-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邹声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471

  [摘           要]  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建议进行了探究。首先,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背景;其次,在阐述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挑战的同时,对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了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进行阐述,能为高校思政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員提供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工作现状;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11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助推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从前些年的高速发展逐步转向稳步发展,国民经济能力的提升,无疑带来大家对于教育的重视,随即我国的教育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因素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高质量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技能型人才助推着社会各个领域飞速发展,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培养的方向不偏差,取决于高校思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高校要结合新形势,与时俱进,正视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高校思政
  工作。
   一、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世界经济呈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中国各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经济,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基于此,各国之间的思想在不断实现开放式的交流,这导致不同文化之间出现了高频次的交流,甚至一些国外的思想不断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整体价值观。
   (二)高校内部文化环境带来的挑战
   对于所有人的发展来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也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特别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个性化需求,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社会地位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他们的思想差异也在逐渐变大,学生变得越来越独立,但一些高校的思政工作做得不够,由于思政工作水平较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有一些高校受到社会各类思想的影响,注重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而不注重思想文化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三)网络时代发展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但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效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高校思政工作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互联网使用不当,往往会导致一些腐朽的文化进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社交网站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并被他们广泛使用。大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判断能力,长期被不良思想侵蚀,他们就会误入歧途。
   二、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高校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一部分高校的思政工作并没有得到高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也缺乏一定的判断意识形态发展的能力。在高校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这就导致一些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发酵和蔓延,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三观”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
   (二)高校思政工作体制不健全、运行效果较差
   在新形势下,一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系统的思政体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体系已经建成,但是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首先,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整体思想意识薄弱,高校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成共识,由于没有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往往导致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高校对思政工作的重视不够,使得思政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思政工作体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而且高校思政工作更加注重教育者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导致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加大。当然,高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有待加强,由于缺乏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思想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非常不利。
   (三)高校思政工作方法具有滞后性,缺乏创新
   在我国一部分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受到传统思想以及理念的影响,因此,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采用单一的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不仅过时,而且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发展需求,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相应的学科学习并没有表现出热情以及积极性。从传统观点来看,思政工作对于学生传达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并没有实际效果,同时,思政工作相应的理论教学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并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着非常明显的落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科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有一部分高校思政工作人员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不断进行教育方法的简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教育方法的升级与调整,这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高校思政工作缺乏健全的网络教育体系

202207282242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